第264章 送金还乡-《犁破大洋》
第(2/3)页
“然后呢?”田王问,他自己走后,长安人乃至汉朝人的说法感兴趣。
“他没敢让我们停留,立刻连夜带我们进宫。那人给我们通报的时候,没敢提您的名字。”
“娘的,我田横的名字很难听么?”田王骂道。
“后来我才明白,要是报了您的名字的话,可能这次我就见不到你了,王。”
于是我们就听他再说下去。
刘邦已经“厚葬”了田横,如果我们明出大迈地报出来,不是揭穿了刘邦的谎言吗?但是悄悄地说出来,他就能够承受了。
“他连夜从寝宫里起来,只的亲近的宦官相随左右,他就在寝宫里接见了我们,我们把崔嘉的印信呈给他看。”黄岩说。
“他看了什么表情?”
“他拍着大腿,对我们说,想不到前朝还有这样的忠义之士!这也是大汉朝的福份,马上召见了崔嘉的女儿——崔莺莺,是三狗陪着她去的。他想都没想,就认了崔莺莺做义妹。”
“真够意思,我就说过,刘邦不会为难你们的。他新朝初立,需要大张旗鼓地宣扬忠臣良将,下边呢?”田王问。
“这样,崔莺莺就成了公主了,三狗也成了驸马。在长安城里给他们安置了府第,就与崔嘉的故居紧邻,而占据着崔府的那个小官三天就把房子腾出来,交还了崔平,这是刘邦的意思,他不敢不搬。然后,我们就把您送金的意思禀告了他。”
“他什么表示?”田王问。
“他哭了。坐在龙榻上,哭了很久,鼻涕流了一龙袍都是,他就那么——像个农民似地,用手一掐鼻子,擤一下,往地上一甩,然后就把手往龙袍上一擦,我们也不敢笑,也没有人敢劝他。”
想像得出,刘邦在得知昔日的宿敌,给自己送来了数不清的金子时,是个什么样的心情。而眼下,他是多么地需要这些东西啊。修缮王宫得花钱,安抚百姓得花钱,赏赐功臣得花钱,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而我们送去了多少?我记得,那是整整三垛,每垛一千五百块,每块重一千五百两,分装在三艘船上,才刚刚装得下。这真正的是天上掉馅饼呀。
“我知道他为什么哭。”田王说。我忙问,“为什么?”但是他没有说明。
“我想知道,跟你回去的那些人,都是个什么结果。”
黄岩说,崔平带去的二十四人,刘邦都给了封赏,让他们回祖籍,没有老婆的都派了老婆。黄岩带去的三十七个人,在刘邦问道他们的想法时,他们异口同声,都是一句话:放我们入海,去找我们的田王。
他们是:
黄岩,石龙,牛百岁,郑和,姬米,马长劳,刘贵,崔林生,武三月,鲁,田半亩,梁多多,林家根,宋来,宁波,宋江,宋翔,张有余,张小小,徐虎,二牛,吴大,马越岭,郝年,肖向辉,石井华,鲁前,陈满,陈禄来,高山,孟常宁,孟家宝,刘良,郝壮,韩国贵,秦初七,廉根。
田王听到这些的时候,他的眼圈红了:“刘邦这人我还是了解的,你们这样子,他不会高兴到哪去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