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树米、岛船-《犁破大洋》
第(2/3)页
在卡拉塔甘,我们下船登岸,太阳升起来以后在船上很热,我们看到这里长了成片的大树,树干笔直,直径约有一尺,高达三十尺,叶子像一根根长长的大羽毛。有的在树顶已经生出了一层淡红色的花,远处看去,火炬一般。
田王招呼大家都下了船,只留少数的人看护船只,大家都到这种树下边躲避阳光,田王问宋奎道,“你可知道这是什么树?”
“回王,这种树该是西谷椰子树,如果我记得不差的话,这种树还能吃呢!”
这句话引起了田王的注意,他来了兴致,“能吃?”
“我以前随父亲在这一带行过一次,好像看到当地人从这种树上掏米。”
正说着,姬将军竟然在树林里找到三个当地人,他们的打扮既不是吕宋人,又不是蚂蚁国人,每人挑了两只硕大的木桶,里面白花花的,不知道装的什么。
“两位乡民,不知你们桶中挑的何物?”田王问道。
“树米。”一个略微年轻点的人回道。
有宋奎在,我们之间的交流并非什么难事,经过攀谈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乘凉的西谷椰子树,正是这树米的出处。当地人在此树开花之前,即将树砍倒,把树干断为三尺长短,一剖两半,里面全都是这种白色的东西。再用削尖的竹筒把它们挖出,放入木桶中浸泡、去除一种涩味,再将水倒去,沥干,所得之物称为“西谷米。”
为了让我们明白,两人又从林中叫来三五个同伴,当着我们的面,选了一棵未开花的西谷椰子,给田王演示了一遍取树米的过程。一棵西谷椰子树,整整掏出了两担“西谷米”。
田王十分高兴,他对我们说,“至少在这个地方,我们的食物不成问题了。”
放一伙人离开以后,田王决定:取米。原想稍事休息便走,如此一来,我们竟然在此地一驻十几天。
白天男人们拿起斧锯,到林子里伐树取米,我们从神户所带的斧、锯、凿一应俱全,行动起来,比当地的老手还快,不久就积攒了许多,没有地方盛放,就用掏空了的树干,两边堵上,装上树米搬到船上,让田王和大家恼火的是,我们没有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