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高丽棒子-《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2/3)页

    但是这种特性不会表现在华夏人面前,作为曾经的附属国,韩国对华夏的态度是既羡慕又疏远,羡慕的原因是因为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深地影响这个半岛国家;而疏远则是因为韩国历次的去华文化运动,甚至不惜放弃流传已久的中文,转而造出一种古怪的语言,即现在的韩语。

    除了这些,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华夏等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干预,使得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国家。一些韩国人将这些分裂归结到华夏政府的身上,使得这种疏远的情绪就更加有市场了。

    此时,由于韩国国内的文化产业并没有强大到能够输出的地步,甚至还受到其他地区尤其是香港、日本等地区的熏陶,因此韩国人普遍对香港、日本等地区的人存在一定的好感,而对来自华夏大陆的人有种看不起的心态。

    这就是民族劣根性,深深根植在基因中的劣根性!

    而韩国人普遍有种毛病,就是毫无“城府”,或者说是什么情绪都表现在脸上,这种恶习让他们备受其他国家或者民族的鄙夷。

    因此,当钟石看到朴都佑脸上高傲的神色,心中就有所不快,虽然他很清楚这是韩国人特有的劣根性,但是钟石依然按捺不住心头的不爽,用生硬的语气回答道:“是,那又怎么样?”

    他是用英文说的,因为如果是用中文说出来,恐怕这个眼高于顶的家伙就要傻眼了。

    跟随在钟石身后的其他人纷纷一愣,虽然他们都知道自己的老板脾气不是很好,但是这刚一见面就如此语气不善,在他们的记忆中好像还是第一次。

    出乎钟石意料的是,朴都佑的脸上立刻换上一副极度震撼的神情,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样,半天之后他才小声地嘟囔道:“没想到华夏人竟然也会说英语!”

    钟石哭笑不得!

    在他身旁的钟意也是觉得莫名其妙,怎么这个韩国人有点二?

    韩国人的自大是出自骨子里的,而且是非常盲目的。除了少数的精英阶层之外,其他普通民众可以说愚昧到一个让人发指的地步。曾经就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韩国教授到中国来,吃了一根香蕉,然后情不自禁地发感慨道:“还是韩国的香蕉好吃啊!”随行的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出声反驳道:“教授,韩国也产香蕉吗?”这位教授立刻瞠目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朴都佑这句话说出口,立刻引来钟石一行人的侧目。虽然他说的很小声,但是生来就只知道吵吵嚷嚷的韩国人的嗓门怎么可能小得了?众人先是面面相觑,随即哄然大笑,一时间前仰后合,笑得不可开交。

    看到这一幕,朴都佑哪里还不明白,眼前的这些人都听得懂他所说的话,这简直颠覆了他对华夏人的全部认知。此时,自卑的心理又开始重新占据了上风,朴都佑变得小心翼翼起来,不敢再多说什么,连忙将钟石一行人引出机场,上了几辆出租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