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国债期货事件-《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2/3)页

    而在媒体界,金融时报将这一天定义为华夏证券市场上最黑暗的一天,国内的媒体将这一事件和巴林银行倒闭相提并论,称其为华夏的巴林银行事件。

    整件事情最富争议的地方有很多,首先是关于保值贴现部分,据说是华经开的人在财政部游说,最终使得国家财政补贴了十几个亿给国债持有者,但是由于华经开是市场上该债券期货多头的最大持有者,这明显涉及了内幕交易,这一点没有得到证实,也无人调查。

    其次,当时的国债期货交易办法明确规定容许做空,也没有规定做空的限额,因此对空头最后疯狂地抛空定姓为无效是极其不合理的。

    再者,最后八分钟的上千万手空单并不一定都是万国证券的,因此给万国证券安插“保证金不足”的罪名而取消所有空单的行为就不能成立,因为这其中只要有一手保证金是充足的空单,就不能对此进行取消。而在另一边的多头华经开,则持有超过750万手的多单,保证金需要超过二十五亿元,根本无人追究保证金是否充足的问题。要知道,多头持有的这些多单,可是在最后八分钟前就拥有的,因此要说保证金不足,也应当先追究多头的一方。

    先设置游戏规则,然后以裁判的身份进场,肆意地破坏规则,这就是华夏证券市场当时的现状,而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甚至在钟石重生后也没有多大的改观。

    这也是钟石为什么不在国内的市场上吸金的原因之一。

    空头的领军人物管沪生的下场极其悲惨,在此次事件发生的三个月后,他锒铛入狱,原本是要被判处死刑的,不过在某位大人物“人才难得”的庇护下,最终判了十五年的刑期。而最为讽刺的是,关于在期货市场上艹纵的这条罪名最终被法院驳回,这使得交易所的决定在某种程度上凌驾于法律之上。

    钟石默默地摩挲着手中的茶杯,想着这件“陈年往事”,心中升起了无限的感慨,一方面是自己深爱的国家,一方面是本来就不健全、还要被肆意破坏的制度,这让他很是为难,有种报国无门的无奈感。

    “在想什么呢?”钟小慧见钟石愣了半天都没有说话,不禁好奇地问道,一双清澈的眼睛里尽是疑问。

    “我在想,可能要给你找个保镖了。你觉得怎么样?”钟石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有些戏谑地对钟小慧说道。

    钟小慧不说话了,低下头闷声喝茶。

    钟石早就有给每个家人配备保镖的想法,在他的授意下陆虎开了一家保全公司,招收了一批退役军人,虽然才刚起步,但是应付平曰里的“搔扰”已经绰绰有余了。

    身家一旦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有心人的觊觎,就好像廖承德一样,即便是平曰里低调,为人处世也以和为贵,但还是被不法之徒盯上。要是纯粹生意上的事情,那么钱就能解决,而像上次那样的亡命之徒,则需要保镖无时无刻的保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