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104 学而时讲之-《无上封仙榜》
第(2/3)页
专注!
大脑接受特定指令后,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环节,放弃其他因素。
因为有“专注”,所以有“忽略”,“专注”与“忽略”,记忆的障碍,同时却也是记忆的理性与方法。
燊异的三步讲学法,正是对这种理性顺势而为的运用。
知识通过书本传承,世人能看懂书,那是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懂了“字”,明白那一个个字所代表的天地万物中的那一物,一象。
世人知道什么是日月星辰,什么是水火风雷,他们不但见过代表这些的字,他们更见过这些事物的本身。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日食,什么是月亏,因为很多人没见过。
书中传承的知识,只是这些事物所代表的文字,哪怕描述的再全面,都不够全面。
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非人记忆是万中无一,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只读一遍就将书中内容记住,因此有了第二遍、第三遍,这便是复习。
莘莘学子翻开书本复习,初见章节标目,因为已经读过,大脑立刻就会反映出内容梗概来,给他们造成一种全部都懂了的假象。
然而,这样便容易形成“忽略”。
因此不可默读,必须高声朗读,其目的就在于不管大脑如何判断,强行让大脑进入“专注”状态。
默读往往能一目十行,但放开声高声朗读,就必须把每一个细节过滤一遍,否则朗读就无法进行。如此就巧妙的回避了大脑“忽略细节”的这一特点了。
细节决定成败。
除此之外,朗读的过程也是将“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的过程。
高声朗读完,再加以归纳整理笔记,即囊括了各个细节,又把全过程转化成了形象记忆映入脑海。
最后,关上书,参照笔记,在旁人面前将内容讲解出来,这个过程中,大脑会把映入脑海里的场景一一重现,同时开始对这些场景进行整理,这个整理过程,就是“理解”。
讲学法三大步骤,最后一步“讲解”是重中之重,“讲”的目的是“解”,理解,让旁人理解,同时也让自己更理解。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将自身所学对旁人讲出,过程中不但回顾自身所学,更借旁人不同于己的角度提出问题,借众人之力返照自身所学中的漏洞。
讲于人听,以人为镜,学海陶沙,芜菁明辨。
讲学法三大步骤。
第一步:一字不漏的高声朗读,在笔记本上把要点记录下来。
第二步:关上书参照笔记,能够随口讲出内容梗概,同时整理笔记。
第三步,结合自己所记忆、所理解,对旁人讲解自己于书中所获所感。
这三大步骤的最终目的有两个,借旁人视角寻找自己所学中的破绽,以及将语言文字的“抽象记忆”转化为场景图像的“形象记忆”。
如今的燊异不过心月峰一名内堂弟子,以他的身份欲寻人听自己讲课解惑,人选方面其实范围非常狭窄,好在范围虽狭窄,人群基数却非常丰厚……
仙渺派各峰的基层弟子。
因此,便有了竞武阙后,燊异对洛灵犀的那番做媒之请。
束脩之媒,师徒之谊。
单纯高洁,嗅不出一丝淫亵下作。
因此,星兽少女袭来之掌才在最后一刻顿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