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德川家光-《明末工程师》


    第(2/3)页

    然而这种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近些年受到李植工业化大生产的严重冲击。大明李家的精布物美价廉,几乎是势如破竹地冲破了日本农家的纺织业。日本银产丰富,绵价纱价都较高,和廉价精致的李家精布比起来毫无可比性。

    一时之间,日本国无论南北,人人皆买精布,人人皆穿精布衣服。日本国本土生产的粗布,完全失去了市场。

    一些原先靠妇女纺织补贴家用的农民,顿时陷入了穷困中。

    不仅农家纺织被李家精布打败,即便是纺织工场也在精布的冲击下纷纷破产。这些纺织工场的生存主要是依赖规模效应,技术上并无先进之处,完全不是范家庄纺织工厂的对手。在日本京都附近,一些原先依靠纺织业繁荣的市镇渐渐衰败,乃至于城去人空。

    在十七世纪的自然经济下,百姓的需求无非是衣食住行,纺织业可谓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产业。纺织业被李植打败后,农村市镇失去了一个重要经济来源。连锁效应下,整个日本的经济都萧条了许多。

    日本以前向大明进口的商品,都是生丝、瓷器等奢侈品,并不冲击日本的本土产业。如今李家精布打垮了日本的纺织业,导致百姓穷困,便渐渐引起了日本武士阶层的注意。不少武士都主张禁止大明的精布进口。

    这股思潮渐渐酝酿,在崇祯十六年十月,变成了一股浪潮。十月初,几个深受幕府将军器重的亲藩大名联名上书,要求德川将军禁止精布进口,给日本国内纺织业生存空间。

    德川幕府并不是一个性格开放的政权。实际上,德川幕府天生具有一股自闭性。这些年,德川幕府不断布“锁国令”,禁止西方国家在日本传教和贸易。德川幕府不许日本百姓出海经商,也不许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入港,只和大明、荷兰的商人通商。

    这几个亲藩大名上书后,日本的武士阶级纷纷表示赞同。十月中旬,江户城的三千各藩藩士又联名上书,要求禁止李家精布,重振日本的纺织业。

    七名幕府高官正在那里等待,突然御殿的侧门被推开。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穿着绢直垂,戴着乌帽子走进了御殿中。

    面无表情地坐在了御殿上较高的小台子上,德川家光朗朗说道:“今日召集诸位来,是议论禁止李家精布一事。”

    大老酒井忠胜把头一低,以拳撑住身子,不更改盘腿坐地的姿势,快地移动身躯从两侧移到了御殿中间的地板上,低头说道:“殿下,我以为,大名和藩士的上书言之有理。这些年来,全国的纺织业受到严重冲击。如果不禁止李家精布,市镇会越来越萧条,百姓将陷入贫困之中,无力生儿育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