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富庶-《明末工程师》
第(2/3)页
李植点了点头,便骑上马,带着随从往新竹城中行去。
出了新竹港的港湾就是沃野千里。此时早稻已经长起来了,一路上官道两边只看到绿油油的稻田。那些稻秆随着春天的风左右摇摆,远望去像是波浪一样起伏,十分好看。稻田的田埂上搭建着好多驱鸟的稻草人,三三两两的稻农挽着裤脚在田里劳作,浑然一副惬意醉人的田园风光。
道路远处,时不时可以看到炊烟袅袅的农家村落。那些村落往往建在较高处,都是水泥砖瓦房子,修着高高的烟囱。因为台湾地广人稀,农民的房子都建得很大,有着宽敞的院子,院子里往往有五、六间房子。
远看过去,那些农民的院子一点不像小农的住宅,倒是有点像天津小地主的宅院。
李植问道:“如今新竹有多少人?”
郑晖答道:“如今有地的农民有十五万人,都分了田地和房屋。还有五万刚刚入岛的开荒农民,安排在‘开荒营’中。”
李植点了点头,继续往新竹城行去。新竹的官道修得很好,平整坚固。让李植吃惊的是道路上农民几乎都穿着绸缎衣服,似乎新竹的农民出门时候要穿绸缎衣服才显得体面。李植时不时看到四匹马拖拉的马车,马车后面坐着十几个人,似乎都是进城去的。
这些马车是哪来的?农民的?李植十分好奇。郑开成等人也没见过这样的马车,一个个都满肚子惊疑。走到半路,李植忍不住拦下一辆马车询问起来。
看到亲卫众多的官爷拦下马车,车上的百姓知道这是遇上大官了,赶紧下车答话。
李植随便拣了一个抓着旱烟烟杆的中年男人问道:“汉子,这是谁家的马车?你进城做什么?”
那个汉子把烟杆往烟袋上一插,拱手答道:“回官爷的话,这马车是定武镇和新竹城之间的交通马车,是张家人经营的。每天来回四趟,十个铜板就可以上车坐到城里去。如今定武镇的百姓入城都坐这个车。”
原来是私人经营的公共马车,路费十个铜板。想不到新竹的百姓已经这么富裕了,十个铜板坐一趟车也舍得。十个铜板够吃一顿白米饭了。要是在山东,恐怕拿棍子打农民农民也不舍得坐这马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