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114师团来袭-《血魂1937》


    第(1/3)页

    6.2o  114师团来袭

    最高当局视察完了71军的阵地以后,突然心血来潮的要召集附近部队团长以上军官讲话。

    罗卓英和唐生智好一通忙活,把71军附近的军官都聚了起来,由于团级以上军官的人数不多,为了怕最高当局扫兴,周斓吩咐王敬久拉了一批基层官兵来凑数,总算是把最高当局给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往台上一站,最高当局那股慷慨激昂的劲头立刻又回来了,情绪大好的最高当局在台上说的眉飞色舞,台下的官兵听的如痴如醉。

    黄浩然也在台下站得笔直,一副用心听讲的架势,其实他的心思已经飞到了句容和溧水县,今天,松井石根的先头部队应该要到了。

    黄浩然真想能早一点回到他的司令部里面去指挥作战,要他站在这里听最高当局的讲话实在是一种煎熬,可是偏偏又不能表现出来,你看看周围的将军们,哪个不都是一脸的陶醉!

    难怪当大官的都喜欢开会,特别是大会,要知道一个人在上百人面前讲道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最高当局先声讨了日本不顾国际公法,悍然对我国动大规模的军事侵略,烧杀虏掠,惨无人道,对我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然后最高当局接着说:“日本帝国主义者,长期以来,处心积虑,把吞并中国,称霸世界,作为既定国策。‘918’事变的突然袭击,强占了我东北,扶植了傀儡政府,脱离祖国,使之成为他的附庸。当时国家未告统一,尚有内患,无法全力对外,只有忍辱负重,待国力充足后,不惜任何牺牲,收复失地,以消百年奇耻大辱。但日寇得寸进尺,野心更大,又借口制造卢沟桥事变,妄图以军事压力迫使我华北当局屈服于武力威胁之下,接受其华北特殊化的条件,再造第二个满州国式的傀儡政府。由于我华北将领和军民基于义愤,忍无可忍,奋起抗击;敌人在其阴谋诡计未能得逞之后,仍不甘心,在我经济中心都大门的上海,动大规模的军事侵略。现在和平业已绝望,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为保卫国家民族的生存,要坚定不移地把抗日战争进行到底。上海沦陷后,南京就要变成战场。南京是国家的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先总理孙中山的陵寝所在。南京的一草一木都是本委员长领导下建设起来的。现在,为了领导全**民继续抗战,不得不离开南京,不能和大家同生死共患难。保卫南京的任务交给了黄司令长官,希望大家精诚团结,服从命令,奋勇杀敌,保卫都,不成功便成仁,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勿负本委员长重托,勿负全国人民的厚望。”

    最高当局讲话时心情沉重,严肃恳切,表达了他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对南京的留恋。要不是黄浩然对最高当局实在是太过了解,恐怕也要被最高当局的演技骗了过去。

    当然,配合一下最高当局的情绪还是必须的,黄浩然带头鼓起掌来,很快,台下的掌声响成了一片,最高当局站在台上向聆训的军官们频频点头,表示了他的恳切希望。

    真是君臣尽欢,融洽极了......

    离开紫金山去狮子山的时候,南京城防司令部传来了消息,日军第1o军和溧水县的预备第1o师交上了火,鬼子一个联队在红家边起了猛攻,预1o师依靠工事展开阻击,双方都有一些伤亡。

    黄浩然将这个消息通过蒋百里告诉了最高当局,最高当局一下子被恶劣的现实从刚才的融洽气氛里面拉了出来,日本人来的可真不是时候!

    好在溧水县离狮子山尚远,日军的出现对最高当局今日的行程还没有造成影响。

    最高当局可以继续四处去视察,但黄浩然这个军事主官却必须要尽快赶回城防司令部,黄浩然得到最高当局的批准以后和唐生智还有罗卓英打了个招呼,便带着卫兵驱车直奔城防司令部。

    刚走进司令部的大门,黄浩然就听到了范介的大嗓门,不用问,范介一定是在和预1o师的参谋长蓝运东少将通话。

    黄浩然大步走进作战室,将身上的大衣甩给了卫兵,抓起了一根战术杆,走到地图旁边问司令部的参谋军官们:

    “这股小鬼子的番号查明了没有?预1o师现在情况如何?”

    工作中的参谋军官们看见了黄浩然纷纷立正敬礼,黄浩然有些不快的挥了挥手说:

    “军情十万火急!还玩这一套?!赶紧回答我的问题!”

    有个小中校反应的比较快,他拿起桌上的文件,打开了以后大声的念道:

    “预1o师上午9点37分遭到114师团步兵第15o联队攻击,日军的第一波攻击强度不大,但是随后日军有骑兵和炮兵加入,五分钟之前预1o师刚刚打退日军的第三波攻击,我方伤亡人数过4oo,日军伤亡约在2oo人左右......”

    “114师团?师团长是末松茂治?告诉蓝运东要小心应付,别看114师团不是日军的常备师团,战斗力也不容小觑!”

    黄浩然见预1o师好歹是搞清楚了日军的番号,心里面觉得还算安慰,日军114师团的战斗力要比第3师团和16师团低了一个档次,从交战几个小时的伤亡比来看,预1o师不算太处于下风。

    最先遭到攻击的地方居然是溧水,这点倒是出乎了黄浩然的预料!

    黄浩然已经接到了情报,华中方面军按照《大6命令第八号》出动了上海派遗军和第1o军协同日本海军向南京进攻。

    松井石根将第1o1师团留在了上海,其余各师团则集中全部兵力,分作三路直扑南京:

    右路以第13、第16师团,沿京(宁)沪铁路向西进犯,直指乌龙山要塞,并以一部渡江北上,企图切断津浦线和江北大运河,堵截南京守军北撤之路;

    中路以第3、第9师团,循京(宁)杭公路攻击南京;

    左路以第6、第18、第114师团和国崎支队,沿广德、宜城一线西进,直取芜湖,打算切断南京守军沿江西去的退路。

    作为松井石根的“左勾拳”的重要力量之一,114师团出现的位置显然偏北了许多,末松茂治的部队现在应该在广德向宣城推进的路上才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