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炮10团的命运转折-《血魂1937》
第(3/3)页
不过命令就是命令,不管你理不理解都要执行。
宋连山带着部下从撤退的中央军队伍里面逆流而上,终于及时赶到了方家窑附近的小河边。
结果宋团长刚到就看见了河对面的炮1o团打算把榴弹炮往河水里面推,一问之下才知道桥梁上已经布了雷,炮1o团过不了桥,只能选择沉炮。
排雷,那可是咱们99军工兵的拿手好戏!
宋团长本人就是这方面的专家,99军的德国顾问特地给99军的工兵团安排过排雷训练的课程,冯.里奇这个德国佬的说过,99军工兵的排雷能力即使在欧洲也算是第一流的。
于是宋团长赶紧喊话通知河对岸的彭孟缉,千万不要沉炮,他手下的工兵排雷用不了多少时间。
炮1o团得以绝处逢生!
在桥上留下地雷的那批工兵手艺粗糙的很,一看就是慌乱之间仓促布下的,99军的工兵们只用了三十分钟就完全排除了桥面上的地雷,炮1o团的卡车拖着重炮赶紧过了河。
彭孟缉激动的不能自己,他握着宋连山的手一个劲的说谢谢。
宋连山被彭团长谢的有些不好意思,他提醒彭孟缉还是最好赶紧带着部队上路,谁知道后面的道路和桥梁会不会又被哪个烧糊涂的军官下令破坏掉。
彭孟缉被宋连山这么一提醒吓得出了一身的汗,他听取了宋连山的建议,带着自己的部队朝着常熟狂奔,因为宋团长只能保证这一路的道路都是畅通的,炮1o团刚见过鬼当然怕黑,于是彭孟缉选择了最稳妥的撤退方向。
天快亮的时候,整整一个团的榴弹炮部队出现在了常熟最大的关卡前面。
黄浩然站在高处看着那些粗大的榴弹炮炮管,嘴角不自觉的流下了口水......
这可是15厘米口径的德国榴弹炮啊!
要是都是老子的那该有多好?
沈老二不是说别的部队都讲99军是雁过拔毛吗?老子今天就认了这个烂名声了!
怎么也要从炮1o团身上“拔”下几门15o榴弹炮来!
彭孟缉忽然感到自己的后背涌来一片寒意......
***********************************************
鉴于日军新登6的部队可能切断沿京沪路向吴福战线转进的大部队的退路,第21集团军总司令廖磊当即急令第173、第176师驰援徐家市,迟滞日军突进,第21集团军其余各部立刻撤往常熟,掩护并接应友军。
相邻的第15集团军利用第21集团军全力拒止日军深入的时机,于14日8时,开始向吴福线转移。
白天的时候日军空军变得异常活跃,往来轰炸不断,简直就像是粘在了中**队头顶。第15集团军行动十分困难,部队联络大部中断,各部队位置及行动情况都搞不清楚。
第14师撤退至青阳港公路桥时,奉命在此组织收容部队的第87师守军正要烧毁这座木桥。
此桥一旦被破坏,第14师第4o旅及其他部队的几万人就无法过河。所以第14师师长陈烈上前阻止。
陈烈给在昆山指挥青阳港收容部队的第4军军长吴奇伟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表示愿把师工兵营调来,在桥上安装好炸药,同时另派一个连驻守青阳港东岸,组成一个桥头堡,尽量掩护撤退部队过桥。需要炸桥时,一点火就行。
吴奇伟表示同意。陈烈派工乓营装置炸药,做好炸桥准备,又派1个连到青阳港东岸桥头占领阵地,然后组织收容部队过桥。一直等了1天1夜,退却的部队仍未过完,第14师第4o旅也有一部分伤号尚未到达。这时,混在退却部队中的日军士兵,突然起冲击,守桥头堡的连队被冲垮,工兵营长立即下令炸桥,谁知点火装置出了毛病,炸药未能引爆,日军冲过桥头,占领了西岸桥头阵地。
公路被日军占领后,第14师参谋长兼第42旅代旅长郭汝瑰组织工兵打算人工引爆桥下的炸药,但日军炮火非常猛烈,工兵无法接近,炸桥未遂。
郭汝瑰接着又命士兵向桥头敌人起冲锋,硬冲多次,均被敌强烈炮火击退。最后只好用山炮营的3门山炮,对准公路桥开炮。持续打了2个多小时,共几百炮弹,因威力太小,公路桥未被炸断,但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日军见公路桥方面无法突破,即于次日深夜用几只铁壳船在公路桥下偷渡,占领了河对岸的朝霞村。为了阻止敌人继续向前推进,华军在朝霞村附近与日军对垒。第14师在青阳港与敌作战数日,伤亡近7oo人。
14日,由浒浦口登6的日军第16师团,以一部进攻福山,主力指向常熟。由支常公路及其以北地区向西推进的日军先头部队,于13时由梅李镇进抵兴隆桥附近,古里村一带已现日军踪迹。
第15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当即让仅有的两个营合编成1个团的第13师增援第98师的战斗;第6o师阻击由古里村西进之敌,其余各部队按原计划交替掩护向吴、福线转移。
15日拂晓,第3战区各集团好容易进抵吴福线,日军尾随而至,南京政府花巨资打造国防线终于迎来了大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