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海滩(一)-《血魂1937》
第(2/3)页
如此看来,剩下能干扰第12联队的就只有白天中**匆忙间埋下的地雷了,从白天海岸上活动的军队规模来看,即使每个出现的中国人都背满了钢铁,恐怕也只能制造出一片密度极低的雷区,第12联队在登6的时候特地携带了工兵和军犬,再加上舰炮的覆盖式射击,通过海岸上的雷区应该不成问题。
日本海军的舰炮开始射,滩头上一片烟火,这种一边倒的炮火打击实在没有什么看头,在浪费了大量的炮弹之后,海军也悻悻的停止了这样无聊的工作,燃烧的滩头上似乎不会有任何生命存活下来。
“碰!!.....”
这是登6艇接触到水下的岩石的声音,海军只能把他们送到这里了,从现在开始,第12联队要靠自己!
大批的日军像下饺子一样往水里面跳,37年的鬼子没有什么像样的登6器械,他们只能背着装备往岸边游,好在这段距离不太远,湿透的军装紧紧的贴在身体上,还有了灌满了水的皮鞋,该死,简直沉重的就像两个铅桶。
“三八式”步枪被举在水面上,11师团没有足够的防水油布,友坂式步枪又比较娇贵,如果长时间泡在水里面,天知道到了岸上还能不能射子弹,还好不用面对海岸火力的绞杀,所以水里面的日军都还算轻松。
更多乘坐救生船的日军都没有下水,他们打算直接把船划到滩涂上,毕竟,没有人喜欢泡在水里前进上百米的距离。
安静的海岸上其实并不是没有动静,只不过夜幕掩盖了这一切。
在日军的炮击停下来的时候,周建坤和他们排的32名战士从防炮洞里面爬出来,他们用最快的度冲进碉堡,周建坤从射击孔里面看着远处的海面,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于是他大口大口的吞咽着空气,可能是碉堡的空间有限,他还是觉得自己的喉咙紧。
赵景林是周建坤的弹药手,他从弹药箱里面取出一大串金灿灿的子弹,然后递到周建坤的手中,冰凉的子弹让周建坤冷静了下来,他看了看比自己还要小两岁的赵景林,然后拉开枪机,将子弹带卡进了身前的马克沁里面,然后“卡拉”一声拉上枪栓。
周建坤掌控的这挺马克沁机枪是中国兵工厂的仿制品,这种以火yao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口径为11.43毫米,枪重27.2千克,水冷枪管;采用容弹量为333用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射可以达到6oo/分,也就是说只要三十几秒的时间,周建坤就能打光一条弹带,所以往往一挺马克沁重机枪需要三个人组成的射击小组来操作,一个主射手、一个副射手和一个弹药手。
周建坤他们排只有32个人,却有3挺马克沁重机枪,所以射手就显得比较紧张,周建坤的这个射击小组就是一个射手和一个弹药手的组合。
在这片滩涂上像他们排这样的火力组还有2o多个,22日下午,537团从师部领到了大量的马克沁和捷克式,弹药更是整箱的抬过来丢在工事里面,好多捷克式一看就是新枪,连枪油都没有来得及擦去。
黄浩然可是在滩头上下足了本钱,他差不多把仓库里面能拿出来的机枪都拨给了537团。
一想到上百挺机枪齐射射出的弹幕,周建坤不由得觉得头皮凉,至少他自己是绝对不想面对这样的火力网。
99师的工兵团在昨天夜幕降临之后登场,他们虽然不能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将这里变成铜墙铁壁,可是这些专门研究土木工程的家伙硬是利用滩头上原本残留的碉堡修建出来几个火力群,海滩上更是深深浅浅的埋上了很多三角钉和地雷,还有大量的铁丝网和阻拦物,将滩头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区域。
而且这些东西今天在鬼子的炮击下很多都保存了下来。
这些工兵是怎么做到的,只有去问军部的范参谋长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