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新科红人(上)-《血魂1937》


    第(2/3)页

    不过对方是小报也有小报的好处,派些警察跑跑,就能关个十几、二十家的,还不会引起民愤。

    现在仔细想想那些个主流报纸多半是被南京政府对日本卑躬屈膝的态度给气过过头了,反正这些日子大家已经对南京政府泼了不少脏水,这一看见新的“罪证”,略微思索一下基本靠谱就给登报了出去。

    结果那些骂的已经有些口干舌燥、有气无力的文人们看见了这样的“新鲜素材”立即添油加醋的推波助澜,这几处推手合力,终于制造出了这个舆论的漩涡!

    查抄报社的中统特务报告说那几家小报社都说稿子来源于邮递稿件,线索就算是断了。

    这几家小报刊登这篇稿件的动机也是因为最近的主流报纸都是对着南京开骂,搞得像他们这样以写风月八卦为主的小报销量直线下降。

    正在为生计愁的时候刚好有了这样一篇带些八卦传奇色彩的稿件到了手里,于是就上赶着刊登了,想借这舆论的漩涡分上一杯羹。

    结果现在弄得连安家立命的地方都丢了。

    中统那边还说查获了一封刚刚寄到这些报社的信件,从笔迹上看和之前的文章应该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不过由于前面的一篇文章引起的风浪太大,几家报社都害怕了,没敢刊登!

    宣传部长在心中大骂这些要钱不要命的蠢货,居然给自己添了这样大的麻烦!一面赶紧让手下把事情调查的经过汇总成报告再加上送来的邮寄原稿一起分送到各个大佬的案头上。

    总算是交的了差事!

    在上海忙完了淞沪战事的张治中将军看见了报纸上面的报道,赶紧找到了当时“抓获”黄浩然的十九路军宪兵队,结果证实了日军军事情报的来源正是报纸上的“热点人物”黄浩然。

    张将军觉得是他的疏忽让黄浩然蒙受了这样打的不白之冤,于是马上提笔写了一封替黄浩然作保的“呈请”送到了南京国防部和军法处。

    张将军的报告到了南京,这下政府里面的要员们开始大眼瞪小眼了!

    本来还打算找几个“证人”给黄浩然扣个罪名堵住新闻界的这些人的嘴巴,这份张将军的“呈请”一到,栽赃的计划立即泡了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