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论述文章,古文典范-《第一偶像》


    第(2/3)页

    男老师看不下去了,上来将张老师手中的试卷拿下来放在王博的桌子上,拉着张老师来到门口,一边看着考生,一边忍不住好奇地低声问道:“张老师,这里是考场,注意影响,这文章有那么好?”

    张老师作为语文老师,平时就是一个文艺青年,喜欢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此刻读了十遍过秦论,已经不自觉的背诵了下来,心中只有赞叹,看了看同事,声音压抑着一丝激动地说道:“李老师,你是不太懂,不然你估计也会着迷的。这篇文章,是我读过的最好的论。”

    “最好的论?张老师你确定是他自己创作的吗?你刚才看到了,这个学生的卷子前面可是白卷,一道题都没有做,就做了这最后一道论述题!”

    李老师有些怀疑地问道。

    张老师思考之下,也逐渐恢复了理智,低声疑惑地道:“你说的也对,他试卷前面都是空白,按理说学习成绩不太好,这次历史卷子比较简单,很多都是常识题,他不应该不会做。可是,这篇过秦论我可以确定应该不是他抄袭的,我经常关注文学领域,如果出现了这篇文章,我肯定有记忆。”

    她语气更加肯定地说道:“而且,一旦这篇文章出现过的话,不可能默默无闻,早就震惊文学界了。所以,应该是他自己创作的,如果要是抄袭,那就是抄袭不曾表过的,但是抄袭的可能性不大。”

    说到这里,她就更加的震惊了。

    仔细思考之后,这篇文章的含金量是她都无法想象的。

    国内文学领域研究古文的几个泰斗都写不出来。

    文字词汇慷慨激昂,而且非常符合古文的用词规范,尤其是在更加符合论的作文目的,其中论点清晰,举例目的明确,最后论证论点的时候,让人无法反驳。

    这是一篇经典而规范的论。

    即便是张老师记忆中的诸多古文,也不一定比得上这篇文章。

    李老师纳闷儿了,他看出张老师不是装的,当即说道:“那他为什么前面的题都空着?”

    张老师答不上来,想了想,只能说道:“不知道,有可能是他不想做,觉得太简单了……”

    她思前想后,只觉得有这一个可能性。

    总之,她不相信能写出这么精彩文言文的学生会是一个常识题都答不上来的差生。

    然后,两个监考老师也不再继续说这些了,只是都把王博这个考生的名字记住了。而且,再次开始监考的时候,张老师就坐在讲台上不走了,一直拿着王博的卷子看的入迷……

    …………

    王博交卷之后就走出了考场,太阳才趴在半空中,刚刚上午十分,阳光正好,晒在身上暖洋洋的,让他心中的许多不适都逐渐消失,似乎这个世界的天空要更加的纯净一些。

    既来之,则安之!

    怀着这样坦然的心情,王博朝着外面走去,那一个个保安都以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似乎看着一个犯人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