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情恨两难断-《永乐群侠传》


    第(3/3)页

    “没有。”道衍和尚的回答总是如此言简意赅,能用一个字表述的,他从不用第二个字。

    但是如今不比以往,朱棣开始有些不耐烦道衍和尚的这种态度,再他看来这种方式已经不是一种自信干脆的表现,而更像是一种敷衍。

    “郑和已经去了有些时日了,为何迟迟没有动静?根据密探来报,建文帝一行应该是往南走了。”朱棣声音低沉但有力。

    “郑和的军队如今已经开拔三佛岛,贫僧收到的最后一封来信就是他们启程从崇明岛离开前夕来的。如今应天府庭院中的绿叶都开始变黄了,想必三佛岛的事情也该有个了结了。”道衍和尚道。

    “袁珙日前也已经派人回禀并未现建文帝的行踪,陈瑛早先时候也已经说过了,没有现建文帝下落,如今郑和也是归期渺渺,难不成这建文帝还能长了翅膀飞走了不成!”朱棣抬头看了看宝殿墙壁上挂着的宝剑。

    本来这墙壁上挂着三柄宝剑,一日绿衫,一曰晴日,一曰月华,如今却只剩下两柄,那柄月华剑已经在叶承那里。

    “和尚想问皇上一句话。”道衍和尚道。

    “广孝,你我还用如此见外吗?多少年来咱们都是一路走来的,你在我面前就可以大胆地知无不言,我一概赦你无罪就是。”朱棣拍了拍道衍和尚的肩膀笑道。

    道衍和尚听罢先是一躬,继而说道:“谢皇上,和尚想问的是您如紧锣密鼓地去找建文帝,是想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其除掉?”

    朱棣目光移动向道衍和尚,然后道:“确有此意。”

    “处掉之后呢?皇上你有没有想过后果?”道衍和尚继续问道。

    “后果就是中原从此安定,社稷可保无虞。”朱棣道。

    道衍和尚听罢笑着摇摇头道:“非也,如今靖难之后盗贼蜂拥,江湖也已经开始动荡不安,各路枭雄英杰跃跃欲试,虽然目的各不相同,但打的旗号却都是恢复正统。一个建文帝死了对他们来说难道是坏事吗?他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推荐上自己的皇帝或者干脆用个傀儡冒充帝王,真的死了,假的也就无从分辨了。”

    朱棣手捻须髯,缓缓道:“你的意思是?”

    “杀一个人有时候不如留着一个人对自己的帮助更大,如若我们留下建文帝,以他的能力和魄力,是无论如何不可能东山再起的,更何况京城根基已固,建文帝与他的余党是没有机会的。但是若有人冒充了他的旗号,他却是势必要站出来反对的,这样就会让那些胆敢起兵谋反的人名不正言不顺,由一个真的建文帝替咱们清除假的建文帝,不是一件好事吗?”道衍和尚侃侃而谈道。

    朱棣目光中突然闪过一丝光芒。他走到墙壁跟前,缓缓将其中那把晴日剑摘了下来,仓啷一声剑已出鞘,只见他提着宝剑,向道衍和尚慢慢走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