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反抗皇帝的人-《永乐群侠传》


    第(2/3)页

    他的好朋友道衍和尚就站立在他的身旁,就像当初朱元璋委派他第一次来到朱棣身边那样。朱棣看了一眼道衍,他感激这个身边的人,若不是他的当机立断和运筹帷幄,他不会有今天。但是他又忌惮这个人,因为他总是能够那么沉静,那么的自我。作为帝王,朱棣更喜欢将臣民置于股掌之间的感觉,但他对道衍,显然没有这种控制能力,这让他的内心,始终是如鲠在喉。

    他感觉他从来不曾真正了解过道衍的内心真实想法,但自己却是**裸的站在这位老友的面前。

    "广孝,你可知道,这些年我总是会做同样一个梦。"朱棣开口说道。

    "陛下日夜操劳,难免夜间多梦。"道衍和尚恭敬回答道。

    "不,我梦见我睡在悬崖峭壁之上,一侧是一柄利刃,另一侧则是万丈深渊,我既不能向左,也不能向右,我想喊却喊不出声音,我想移动却又身不由己,每次醒来,都是汗湿衣襟、心有余悸,明知是假,可是过不多久,就又会有同样的梦。"朱棣缓缓道。

    道衍和尚微微一笑道:"陛下,您现在有了选择的权利,是拔掉匕握在手里,亦或者是抛下悬崖,都在一念之间了。"

    朱棣听罢也笑道:"不愧是我朱棣至交好友,那广孝,你看我该如何是好?"

    "匕已钝,不能再伤人了。"道衍和尚深鞠一躬说道。

    接下来却是短暂的沉默,整个大殿上没有了任何声音。

    "我累了,容我休息一会儿吧。"朱棣闭上了眼睛。

    道衍慢慢退了下去,来到大殿门口,深呼一口气,眉头紧锁,他知道,自己和朱棣,再也不可能成为朋友了。

    一场血雨腥风不可避免的到来了。当其冲的就是兵部尚书铁铉,这个曾经在济南府舍命坚守,差点让朱棣丧命的人,如今却被绑缚在大殿之上。朱棣在殿外台阶上放置了一口铜炉,火炭将铜炉里的水煮的滚烫,不住翻滚着,热气让人窒息。

    燕王的大臣们分立两侧,其中就包括着曾经与铁铉一样抗击朱棣的李隆景、朱橞、徐祖辉等人。

    铁铉环顾了一下四周,仰天大笑道:"铁铉今日能站在此处为国尽忠,又有各位多年同僚相伴见证,此生可以说是无憾了。"一番言语,说的李隆景等人羞愧难当,将头垂下,不敢对视铁铉。

    "铁尚书别来无恙啊,朱棣若非天命有授,恐怕就命丧济南城下了。如今再次重逢,朱棣特为故友准备铜炉一座,过会儿当煮肉饮酒,与公一叙前情。"朱棣从龙椅上起身,洋洋自得来到了铁铉身前道。

    铁铉目视朱棣,笑道:"理当如此,铁铉彼时各为其主,如今故主逊国,铁铉也想投明弃暗,只是不知燕王度量如何,是否对前事总是耿耿于怀呢。"

    朱棣心中一喜,心想人毕竟是肉身凡胎,看见那炉内热水鼎沸,谁能不怕,铁铉虽是可恨,但如今有了归降之意不是更好。

    "鼎石兄,哈哈,你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啊。想我朱棣靖难以来,鲜有败绩,唯独到了济南,到了你鼎石兄的地盘,让我真是颜面尽扫啊。"朱棣笑着拍着铁铉的肩膀说道。

    铁铉面带微笑地看着朱棣,仿佛就像在欣赏一场表演一般。

    "你还记得我在城下给你射进去的那封信吗?《周公辅成王》,我记得清清楚楚啊,放眼我侄儿的这些大臣战将,有几个能似你铁铉?我是真心实意希望你归顺于我的。"朱棣边说边踱步,突然间又提高嗓门道,"可你,鼎石兄,你是怎样对我的呢?诈降诱我进城,却在城楼之上暗自设置了千斤巨闸,若不是我跑得快,巨闸落下的那一刻,我早就成为肉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