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桓温的邀请-《上品卿相》
与后世电视剧中,场面盛大的丧事不同,这个时代流行丧礼简化,甚至有些人死了还不到半日,就被收敛尸骨入土为安……王羲之这一脉信奉五斗米道,亦是有此传统,丧事一切从简,甚至一些距离远的王氏叔伯,都只是寄过来书信来寄托哀思,并未亲自赶至。
法师做法之后,搜集王玄之生前喜爱的字画、瓷玩之类的作为陪葬,只有家中的人参加了葬礼,在王玄之死亡一天一夜后,伴随着王羲之所写的一篇讣文,盖棺加土,一个年纪轻轻的人算是彻底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不见,或许后世会留有他的名字,只是他真正的性格与亲切,除了亲近之人外,不会留在任何人的记忆里。
王凝之叹了口气,看着前面哭泣的家中女子,女人终究比男人要柔软许多,又是至亲之人死去,这样的悲伤怕是会持续很久。
一旁的谢道韫握了握他的手,说道:“我去安慰母亲和大嫂她们,外面的那些人,还需要郎君来应对。”
“也好,不要让母亲他们太过悲伤,若是大兄还在世,想必也不忍心看到她们因此日渐消沉。”在王凝之眼中,谢道韫无疑年龄还小,在后世最多就是个高中生,但总在某些时候,目光掠过她坚毅有威严的丹凤眼,又觉得她是如此的成熟,似乎能像母亲一般包容一切。
中午醒过来之后,他就一直在处理王玄之的丧事,将其他事都往后撂,如今丧事处理完了,他却不能像其他人那样悠闲,还要马不停蹄地去处理外面的事,不过,手慌脚乱却不至于,毕竟对于这种事情,有着大量经验的他处理起来得心应手。
外面来了不少人,很多素日交好的世家都派人过来表示王玄之逝世的惋惜,除此以外,还有虞甫,郗等,就在庭院中闲坐着,等他匆匆忙忙赶过去的时候,不少派来送信的世家小厮都已经离开,只有少数因为特数之事的人在等待。
郗道茂因为不是王氏子弟,不能参与丧礼,只能在这里等待,有些无聊地拿着一根草茎,逗弄着跑来跑去的蚂蚁,对旁边堂兄郗的话有一句没一句地答应着,看到王凝之走了过来,急忙将草茎丢掉,也不管郗诧异的目光,一瘸一拐地走到王凝之身前:“二哥……”
“慢点,且不说疯疯癫癫不像个女子,腿不是还伤着呢?”王凝之急忙扶助想要摔倒的郗道茂,抚着她的肩膀将其按正。
郗道茂脸色一红,支支吾吾地说道:“我知道二哥在,所以才不担心会摔倒,那些奴婢可不会像二哥这样细心。”
“有人心疼你,也不能任意妄为,家里人还好,若是日.后出嫁了,只会透支婆家的疼爱。”王凝之随意教训了句,就不理财小姑娘的碎碎念,看着向自己走过来的郗,冲着他点点头,说道,“景兴兄,可是担心道茂之伤,前来探望?”
“这只是一个原因罢了,昨夜的大事传至我等耳中,确实将叔父吓坏了,担心道茂,正巧我受桓公所托,前来见叔平一面,叔父便托我来探看道茂一番。”与王凝之经常见到的名士不同,郗虽然也有文名,但与那些志趣在谈玄不在朝堂的人不同,听闻他很早就跟在桓温身边,这一开口说话,却也有几分气度,与新婚那日听到的桓温的声音相似,低沉却又自信。
“哦?桓公找我?”王凝之眯起双眼,盯着眼前的郗,“可是何事得罪了桓公,竟要景兴兄签字前来见我一面。”
“叔平与桓公平日没有交往,怎会有得罪之说。”郗摇摇头,目光落在另一边的虞甫身上,稍作停留,转到王凝之这里,“看来叔平还有诸多事要处理,那我就长话短说吧……以叔平如今的德才品貌来看,具是上佳,要做官很容易,所以桓公让我代其传达给叔平的是,不知叔平,可有去桓公那边做事的意思?”
桓温的名字让王凝之有些犹豫,这个鼎鼎大名的名字,不得不让他仔细思量,一开始来到这个时代,他就为接下来做过思考,要么做名士,要么出将入相,以前刚刚过来受到前世一些事的打击,让他有些颓废,只希望慵懒地做个世家公子,如今看来却有些难处,那些被他带过来的后世的言论、思想等等,传播了出去,会造成什么后果,他并不清楚。只是眼前,王玄之一死,家中大小事恐怕都要交由他来管理,便是无心处理,以他这一代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是成年男子的状况来看,责任还要由他担下。
也就是说,接下来是不太可能清闲下来。
他想了很久,对面的郗也没有打搅他的意思,静静地等着,脸上没有丝毫不耐烦,反倒是一旁的郗道茂对这些事不感兴趣,过了片刻,实在无聊,只好再蹲下去逗蚂蚁。
最后,王凝之还是摇了摇头,目光掠过高高的树梢,看向遥远的天际,看着白云缓缓地移动,笑道:“能得到桓公的赏识,确实让人心动,只是我这人慵懒惯了,冒然前往怕是不适应,如今我大兄去了,家里正需要我,恐怕只能让桓公失望了。”
“确定了?”郗随口一问,看王凝之点点头,他便无奈地笑笑,“没想到还真被桓公给猜到了,叔平你果然会拒绝,不过,用桓公的话来说,也正因你是王叔平,所以拒绝亦是理所当然,不过大门还是时刻为你敞开……那行,既然这次过来的任务完成了,那我就不多耽搁,就此回去了。”
王凝之唤来小厮将郗送走,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中,半晌,才在郗道茂的注目下笑道:“你这堂兄,却也是个妙人,若真日后作为同僚,相处起来倒也有趣。”
郗道茂拍拍沾了灰土的两只小手,嘴一撇,一脸的不喜:“他甚是无趣,二哥可不要跟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