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重聚青衫-《布衣监国》


    第(1/3)页

      北轩三年,夏。

      白墨去了大江楼。

      身为三品第三的白墨,只是报上了姓名,大江楼前的老者便乖乖让开了道路。身为三品第三,普天之下能确切的说自己排在白墨之前的,仅剩三十八人而已,大江楼上的风流名士何止百人?以白墨如今在风流品中的地位,上了大江楼,依旧是众人侧目的焦点。

      大江楼何时搭建?纵使大江楼中收藏了一切现世所存并有一定参考意义的史料,这个问题也无人能给予一个正确的答案,凤京中的老人们传说大江楼乃是前朝帝太甲所修,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可穷尽太甲时代所有存世的铭文、骨书,都没有关于大江楼一丝一毫的记载。

      也有人说,大江楼自太古七皇时代便卓然孤立于世间,比它所记录的历史更为悠久。

      这都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它的大,已足够容纳千年以来所有的不重复的人文精华,是全天下所有文人心中仰望高深的圣地。

      第一层至五层,书录曰人。

      进门之后映入眼帘的是此方世界中第一部论述人之为物的书籍——《人衍卷》。虽名曰“卷”,但它却并非一卷竹简或一卷经书,而是一座两人来高的铜鼎,实难想象太古的先贤们是如何铸造它的。

      把它放在学子入大江楼最先看到的位置,其寓意不言自明。

      先论人,先古而后今。

      古朴今繁,从古到今,是为进。

      这是此方世界与白墨所熟知的那个世界的古典时代最大的不同,他们也追慕先贤,却知道先贤未必便比今人更高。

      但白墨对这名为《人衍卷》的大鼎并没有太多兴趣,恩师第一个让他背诵的便是这篇《人衍卷》,白墨最排斥的也是一篇人衍卷,通篇都是想象与玄学,却又要自以为严谨客观的论证人类的由来,白墨对这种东西实在难以提起兴趣。

      他直奔深处,从一处鲜有人问津的角落里,掏出一卷残破不堪的竹简,竹简外小心翼翼的包裹着一层锦帛,上书《无须猢》。

      白墨喃喃道:“欲知人之为物,则必看此书。以人看野兽之心而看人,这才叫客观中立。”

      他小心翼翼的展开书卷,读得津津有味。

      这时,却有一袭青衫走来,白墨没有抬头,只是听到那人在翻着书柜,片刻之后,便传来一声嗓音温润的问候:“白兄,别来无恙?”

      白墨这才抬起头来,看到来人模样,咧嘴一笑。

      来人原来是莽山诗会上那位来蹭酒蹭饭的青衫寒士,荀无翳。

      他与那天诗会上一样,貌不惊人的脸上总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衣着鄙陋,却自有一种由内而生的清贵气质。

      荀无翳指了指白墨手中的书卷。

      “白兄也知道大江楼里藏有这本《无须猢》?”

      白墨答道:“以前无甚名气之时,偷偷溜进来过。”

      荀无翳伸出了大拇指:“厉害,无翳小时候总想溜进来看看,无一例外都被那位守门人抓住。既然白兄先我一步,无翳只好等白兄看完了。”

      白墨直接把竹简扔给了荀无翳。

      “这本书我都会背了,你想看,给你便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