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楼外有一袭青衫-《布衣监国》
第(2/3)页
那青衫寒士笑了笑,用他那一贯柔和的语气慢悠悠道:“谁能跟我说说,你们读书写字,是为了什么?”
方才说话的小男孩脱口便道:“俺娘说了,为了不挨饿呀!”
另一个小男孩开口道:“俺娘说,读书是为了叫人高看一眼。”
青衫寒士依然笑着,只是那笑容中隐藏着一股不易察觉的忧虑。
这时,坐在靠后位置的一个小姑娘忽然小声道:“先生……俺娘说,不叫我读书。”
“都没错,只是这都是你们娘亲说的,你们自己呢?是为什么想要读书?”
“克己复礼。”
“追求大道!”
“只是因为喜欢。”
孩子们又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起来,有些口气比那些读了一辈子书的大人还要空泛。
青衫寒士道:“也都没错。”
“先生,这个问题有正确答案吗?”
青衫寒士哑然道:“这个……哈哈,还没有,反正我觉得你们说的都不能算错。如果有一天先生知道了更准确的答案,会回来告诉你们的。现在我只是想说,莫忘初心。”
“如果二十年后,你们还记得自己今天说过的话,先生就会很欣慰很欣慰了。”
方才说过话的那个小女孩好像听出了什么弦外之音,小声问道:“先生,您是要走了么?”
青衫寒士摇了摇头:“不要多想。方才只是先生有了一点感慨而已。”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很多时候说这话的人是带着无奈说的,因为这是现状,我们不满,但无可奈何,所以自嘲一下。可先生很害怕,有一天这话说多了,连自己都相信了,认为它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方才一直比较活跃的小男生挠了挠脑袋,忽然道:“不是么?俺爹……俺爹说,就是这个样子的。”
青衫寒士站了起来,望着倚醉楼。
“先生相信,终有一日人们不必这么辛苦。先生看不到,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看到,也许子孙后代能看到,先生只是相信会有那么一天。至于现在,先生教你们见义而忘利,只算是缺什么补什么吧。”
先生答非所问,孩子们听不太懂,只是觉得今天的先生怪怪的。
今日,位于稷下学社内的天人辩场,举行了一次规模宏大的辩论,其参与人数为近十年来所少有,总数突破了一千人。
辩题本来定为义利,不知何故,辩论到最后,再无人谈义利二字,反而与会者皆在为大国统筹一事争执不休,维持秩序的稷下先生们无力阻挠,只能顺其自然。其因只是因为一名士子忽然问,大国统筹,西粮东运以救灾,而至于西北诸郡百姓反而缺粮,因义害利乎?因利害义乎?
位于晋朝西北、东南几处州府弹劾丞相魏无忌与其智囊的奏章如雪片一般飞来。
白墨负伤卧榻,两耳不闻窗外事,却也不清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