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货币与经济(上)-《三国之赤色黎明》


    第(2/3)页

    “并不早,甚至有点急切!趁着货币的问题还没有形成,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李煜却是摇了摇头,示意袁涣坐了下来。

    “这倒是属下知识浅薄了,还请元赐教!”见李煜神色严肃,袁涣这才意识到情况没那么简单。是故拱手告了声罪,这才缓缓坐下,倾听他打算说些什么。

    “赐教算不上,有些想法我说来,你觉得有必要,那么我们就继续讨论出个章程。若有什么不合实际的地方,也请大方指出来便是。

    现阶段共和国的确是由我乾纲独断,但总不能一直下去,以后自会组建人民代表大会,类似这种国家大事,还是大家一起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才是。”李煜笑道。

    袁涣没想到李煜居然还有这打算,虽然话不能全信,不过若真的没有这个想法,只怕对方也未必会当着他的面说出来,心中多少还是有了点期盼。

    “好了,先不说我要铸币的主要原因。”李煜轻咳了一下,“曜卿觉得,如今这世道,有谁具有铸币的资格和权力,如今五铢钱的行量又如何?持续这样下去的话,会有什么影响?”

    李煜那么一问,袁涣不免一愣,随即回到:“百姓习惯五铢钱久矣,若用新钱难免不习惯。再则大汉本没有金银货币,若我国铸造出来的金银币其他地方不认,那受损失的还是百姓和商人。至于五铢钱的数量多少,会造成怎么样的影响,臣知识浅薄,不敢妄言!”

    “铸造铜钱,每一枚铜钱都是全铜制造吗?华夏的铜产量如何?”李煜再问。

    “并非全铜制造,全铜的铜钱质地太软,而且成本过高!至于铜产量,属下不知……”袁涣只觉得自己有点惭愧,活了那么久,却除了经学和农学以外,对其他的都不懂。

    “先我要说明白的是,华夏的铜产量并不高,关键是有不少铜矿还没有被现并且开采出来。就算全部开采出来,产量也完全跟不上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需要。

    换言之,铜钱的铸造数量有点低了。偏偏如今都大搞商业活动,大量的商品开始出现,但铜钱的数量却跟不上,长此以往,你觉得会有什么结果?”李煜问道。

    “商品贬值!”袁涣先想到了这个,商品多但五铢钱少,那么商人想要把商品卖出去,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价处理。

    “不仅如此,铜钱不够还有一系列的麻烦。人们手中的铜钱减少,但货物的数量增多。你看到的是货物贬值,但我看到的却是税务的流失。那些一直赔本下去的工厂,一旦承受不住,就有可能会倒闭,那么就会造成一部分人失去工作。

    这可不是一家两家工厂的问题,比如说纺织厂,一旦纺织厂大量倒闭,那么棉花就会卖不出去,棉农就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制作纺织机和配套设备的木匠也有可能会被波及,造成一系列的破产和失业。大量的失业人群需要重新安置,但偏偏政府也因为这个问题,导致财政出现了问题,后续也会带出一大堆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