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公开审判会-《三国之赤色黎明》
第(2/3)页
反而是那些没有背景的官员,眼看世家子弟出事,他们却没事,只要有点脑筋的人,自会百般恳求主公的庇护,否则随时会被那些世家算计。”程昱把问题的关键指了出来。
“既然如此,那不妨把事情闹大一些,你看公开审判几个主犯如何?”李煜问道。
宣判大会以前还少了?说到底就是政府为了提高威望的宣传,外加告诉所有的年轻人,违法犯罪是不对的事情!只是后来,类似的宣判大会就少了,甚至都不再举行。
说到底还是媒体开始多了起来,很多东西在媒体上已经进行宣传,就不需要另外进行公开宣判,也算是维护犯人最后的人权。
不过在东汉这个还不讲人权,缺乏足够媒体的时代,公开宣判也不是个例。只是那种公开召集所有百姓,大规模的进行宣判的行为却没有出现过。
这是一个宣传政府威严,贯彻政府政策,还有养成百姓自觉遵纪守法,这一良好习惯的效果。从这几方面考虑,李煜打算以后每年都举行一次这样的公开审判大会。若某一年不再需要举行,或许就意味着自治区的治安情况已经非常完美。
“以前就有这样的习惯,主公此举并不为过!”程昱想了想回道,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已经权衡好了利弊,并且支持这个做法。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过了几天,所有小学、中学和大学,甚至专科学院的学生,都被学校组织起来,前往桃源镇的中心广场,观看公开宣判大会。
不仅如此,周围的居民,也可以前往旁听,不过必须要服从现场警察和官兵的管理,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喧哗闹事。为了确保大会顺利进行,别说警察和武警,就算桃源镇的县尉管亥,也带着五百士卒前来管理。
陵阳县第一小学,在校长的带领下,所有的师生也开始列队,进入广场。他们昨天开始组织人手前来,为此调动了不少的车马。
这次的情况有点特殊,再加上自治区的范围还不是太大,是故花了一天时间,把陵阳县、桃源县和黔县三地的学生们,都带到桃源县这里观看宣判大会。以后这样的大会,将根据情况,直接在当地举行,不再需要他们过来桃源县这里。
“郭小宝,你说这次宣判大会,主要是说什么的?”有学生朝着自己的死党问了句。
“不要叫我小名,我现在大名叫郭志!”郭小宝却是郭义的长子,此刻也在队伍里面,被从小玩到大的死党叫了小名,顿时有点不好意思。
至于郭志这个名字,其实也反映出了时代的特色。
自治区建立以后,山民为了感激李煜,所以这几年生出来的孩子,名字里面以‘自治区’三个字命名的情况最多。后来出现了不少谐音,郭志的‘志’何尝不是谐音‘治’?好在还有表字这玩意,否则到处都是同名同姓的。
“可是这名字听起来和‘锅子’很像,还不如小宝好听!”后面的死党开玩笑道。
“这是我爹取的名字,我当儿子的怎么能反对?”郭志也只能表示无奈。
“这个大会你认为主要是说什么的?”郭志的死党,也就是这个叫做陈至的学童继续了之前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