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不利-《汉末苍天》
第(2/3)页
所以关东诸侯当初在雒阳外围迟迟不动,攻下雒阳,已经出乎了他们的意料,甚至进入雒阳,也是为形势所迫,现在大帐中的他们估计大多数也在思考着以后的方向,是在雒阳另立新帝?还是回到州郡割据一方,做个土皇帝?
姬平可以很轻易的看出,除了曹操和鲍信,这些诸侯攻打函谷关时都没有尽力,据说袁绍手下大将文丑、韩馥手下大将鞠义都来了,其他诸侯也多半隐藏了一些猛将,都没出战。
姬平也在沉吟着,他知道,如果自己显示出废天子弘农王的身份,多半袁绍等人会立时拥立他在雒阳做天子,与长安刘协对抗。
但他同时也明白,一旦他显示身份,他就再也脱不开这个漩涡了,不是为自己的自由着想,为了结束这个乱世,他可以付出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是他实力太差了。
如果在雒阳称帝,根本无法掌控关东诸侯,身处雒阳,也无法遏制门阀政治的发展壮大,他终其一生,也无法完全掌控地方州郡,一切依旧是原本大汉走向灭亡的颓势。
正如荀攸所说,破而后立,如今天下各地无论政治、经济、体制还是风气,都糜烂到了极致,乱世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只有破而后立,以绝对的武力横扫征服,辅之政治手段,才能建立一个新的秩序,才能摆脱汉民族正在面临的大难。
何况还有最大的一个问题,自东汉以来,有“山西出将,山东出相”的说法,山西指的是雒阳以西,包括河东、并州、关中、凉州等地,山东诸侯控制了朝堂政治,但山西军事实力绝对强,前期的“凉州三明”且不说,单是董卓三千兵马入雒阳,便震慑袁绍、曹操等人,可见山西军事实力的强大已经深入人心。
如果他真的称帝雒阳,凭借着雒阳小盆地和各怀心思的诸侯,能不能攻下长安还是个大问题,至少历史上以东南破关中,一统天下的先例还没有。
所以,他此时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不留在雒阳,至于雒阳归属,除了董卓,随意其他诸侯处置了,关东诸侯素重名声,想来也不会在雒阳乱搞屠杀之类的事。
而他,还是趁着诸侯无暇他顾的时候,从凋敝的河东和并州发展,之前迁移百姓入上党和东垣,充实人口,也是为了这一步考虑。
他不知道,如今身在上党郡的荀攸,最大的担忧便是他留在雒阳,重走老路。
姬平思索期间,袁绍又道:“我等兴义兵讨贼而来,天下观望,如今连战不利,损兵折将,士气低迷,虚耗粮草,如之奈何?”
众人依旧沉默,便是曹操也是皱眉不语,面对这种硬战,董卓不出,他也没办法,先前几次攻关,他手下新兵又损失了不少,连带曹洪和夏侯惇也受了伤。
看到众人沉默,袁绍无奈的环顾一周,看向张辽:“文远,你最先入雒阳,多次与董卓交锋,可有办法?”
张辽沉吟道:“自董卓退守函谷关,已有二十多日,以我所见,董卓恐怕已经自关中和凉州招来援军,先前遭逢失败,以董卓之傲慢和怨恨,援军一到,恐怕会立时出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