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灵帝与士人-《汉末苍天》
第(3/3)页
姬平心中满是阴霾,这天下就要乱了麽?起因居然是士人。
自党锢之禁解除后,党人也有分化,大多数党人都蛰伏起来了,何进征召时,申屠璠毫不理会,郑玄出走,荀爽不至。只有一小部分党人和一些新兴士人在袁绍的带领下依附了何进。
想到袁绍,他心中更是暗叹,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失败者,也是如此不凡。
细想也是,袁绍虽然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但他能在乱世中割据统领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之地,本身就说明了他的手段。
这几天他也重点关注了袁绍的情况,袁绍虽然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但只是庶子,他的崛起借助袁家的也不多。在洛阳公子飞鹰走狗、任侠仗气,党人受到禁锢之时,袁绍以母亲病故为由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沉默六年,这是何等耐心!
之后又拒绝十常侍辟召,标新立异的“隐居”在洛阳,非名士不见,声名速起,士无贵贱,争赴其庭。在这方面,姬平就很不理解那些好名的士人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但无论如何,袁绍的声名起来了,黄巾乱起后,为大将军何进辟召,亲信重用,担任了虎贲中郎将,相当于后世的中央警卫团长,掌控近千数的虎贲军,在百官朝会时负责警卫。
去年,灵帝建立西园八校尉,袁绍又担任八校尉之一的中军校尉,依然统领千数人马。
而且袁绍与党人中有名的何颙、张邈、曾谋刺灵帝的许攸、汝南侠客伍孚及吴子卿,结为“奔走之友”,如今何颙、伍孚都在何进属下。
灵帝驾崩后,便是袁绍首先向大将军何进提出了诛杀十常侍之议。
如今听荀攸所说,姬平断定,应该是何后前几日反对诛杀十常侍之后,袁绍又向何进提出了召集四方猛将和豪杰兵胁太后。
而何进还在犹疑中,显然他并不是个没头脑的,也知道外兵入京的利害。
“袁绍乃一时豪杰,何况还有太傅袁隗在,不会不知道外兵入京的大害,他究竟是怎么想的?”姬平皱起眉头,袁绍这批士人虽然极端,但士人一向注重名声,他们还不至于谋反吧?
荀攸摇头道:“此次诛杀十常侍,功成则袁氏大兴,乱起袁氏亦无妨。”
姬平不由冷笑一声,他明白了,十常侍为天下所恨,袁绍一力谋划诛杀十常侍,一旦成功便会名响天下,获得纵横朝堂的政治资本。纵然失败,天下大乱,袁绍凭借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天下的优势,也能割据一方,逐鹿天下。
或许袁绍更希望的是后者。
姬平叹了口气,又问道:“依荀君所见,大将军会同意召外兵入京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