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公子,嫣儿虽轮落红尘,但亦是坚贞之人。公子待会可否赏脸坐上,听嫣儿弹上一曲琵琶。”想是嫣儿对自己的琴技相当自信。 风无心自然是先应承,要给几两银子充作“买曲之资”。然而嫣儿却不接钱,一脸委屈道,“公子不要把嫣儿当作贪财之人。公子若是没空,下次再来便罢,无需留什么买曲钱敷衍人家。” 风无心一听自然不好意思,向嫣儿赔罪。嫣儿倒是一笑,自当是玩笑。 转眼到了后庭,未入大门,风无心便可听到里面歌妓娇笑连珠,偶有诗词唱起,不胜悠闲。穿堂进门,风无心见五六个妓女围在酒桌前伺候着柳永。 风无心走近作揖道,“先生。” “是你这小公子啊”,柳永看了看风无心,“你帮我付了酒钱,我也赠你词赋,所来又有何事?” 风无心再作一揖“晚辈是来向先生请教一种暗器的。” “呵呵,小公子好有意思。”歌妓们笑道。 “哈哈哈,我一介书生,别人请教我诗词倒是常事,向我请教暗器?这倒是头一回。” 风无心也不介意他调侃,恭敬地请教道,“先生可听过销骨梅心这种暗器?” 柳永一听“销骨梅心”四字,脸色顿时一阴,欲盖弥彰道,“没听过,没听过。” 风无心作揖深鞠躬道,“先生!” “你自是寻死便罢,何需拖累于我,我说没听过,就是没听过。你,你且回吧。”柳永既不理风无心,自是与歌妓饮酒作词,那些娼妓也没有给他好眼色。 “那么,晚辈告辞了。”风无心不喜强求于人,行礼退下。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哎。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房内传出柳永的吟词,风无心渐渐走远。 入夜戌时。 听闻有人叩门,风无心起身把盏,见门外站着一位身着黑袍之人。待那人掀开头罩,竟是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定睛再看,竟是嫣儿。 “姐姐所来何事?”风无心试图挤出一个微笑,但他失败了。 嫣儿从袖中拿出一封信给风无心,“公子,这是柳先生嘱咐我给你的。只是叫你不要让外人见了可好。”说完她便走了。 风无心合上房门,再点起一盏烛火。映入眼帘正是“风少主启”四字。风无心大惊道,“柳先生怎么知道是我。” 信中写道:某观公子十岁,服锦华贵,衣冠楚楚,气质非凡。想湖州能有如此人者,唯折剑山庄少庄主风无心而再无第二人者也。 只是年轻人过于浮躁冲动,不知江湖之险恶。 风少主所打听的“销骨梅心”可不得随便张扬。这物乃是二十年前,京西南路唐州韩家的闺阁秘宝,凡中此暗器者,皆受蚀骨之毒折磨致死。 二十年前,皇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建立“影衣卫”取代没落的“阎罗衙”,并以“谋反”的罪名派出影衣卫将韩家抄家灭门。全家唯独少公子韩子愈逃出生天,其余七十余口人均被斩杀。据说是韩子愈握有外戚刘家的把柄,皇太后才欲灭口。 据说韩子愈是被皇脉一族保下。之后不过半年,国舅刘知国竟死于韩家的“销骨梅心”! 皇太后大怒,重下杀手,排除异己,一时朝堂内外,血流成河,人心惶惶。并下通缉令搜捕韩家亡命之徒。一时间天下人不敢妄提“销骨梅心”。皇太后死后,皇帝亲政,此事终是平息。 然而之后,多少死于“影衣卫”之下的不法之徒的身上,竟发现有“销骨梅心”的痕迹,着实令人匪夷所思销骨梅心逐成禁忌。 但某等凡人,怎知皇帝或诸等朝堂权贵高高在上之宏伟霸图。某与令叔公有一面之缘,承蒙其旧恩,故报恩于阁下。尔等年轻人自有高飞宏图之业,而吾等却已作残阳夕照,望公子观后焚之,且为某留一条生路,了作残生罢。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风无心看后心情冗杂,用烛火点了信纸,挑灯看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