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招财猫-《沐兰辞》
第(2/3)页
首先需要本钱,而且是一大笔本钱。
她在集市上打听过,稍好一些的珠子都是论颗卖的,一百个钱也就能买十几颗的样子。金丝银线更是奢贵,一梭几百钱都算便宜的。
其次需要门路。
别看三水镇不大,商道街井的规矩一样不少,各行各业都有个打头的人。不是说想做哪一行的生意,随便盘个铺子撒点子本钱就能做的,需要得到打头人的首肯。
小本小利也就罢了,一般是无人过问的。稍大一些的生意若无首肯,又冲了同行的生意,绝没有好果子吃。
旺财当初开布庄就在这上头吃过苦头,若不是云翠爹在镇上有些声望,又有意聘了他当女婿,帮着从中周旋,他也做不到今日。
沐兰倒不想开铺子,她考虑的是找一家铺子合作,收她做好的成品,能连原材料一并提供了更好。
这个想法她在心里盘算了不是一日两日,她跟旺财和云翠打听过,他们在珠宝行和胭脂铺里也没什么门路,在这方面帮不上她。
她还奢侈地买了纸笔,勾勒出几个自认为新奇的图样,拿到几家卖首饰的铺子里给人看,结果碰了一鼻子的灰。
她不是没想过做些旁的,可惜她不是全能型的天才,只体育方面还算有些天赋,其它方面能拿得出手的寥寥无几,也都不足以作为谋生致富的手段。
渔村也有靠潜水打捞为生的,不过都是男人。她牢牢记着张氏等人的叮嘱,到了陆上要谨慎,要洁身自爱,尽量避免招惹麻烦,是以不好轻易动用这项本事。
大钱一时半会儿是赚不来的,三十二十的小钱也是钱,当然不能舍下,于是照旧跟着大春出海赶集。
天气变冷,东西不容易腐坏,渔村的人也一改隔日出海的规矩,三五结伴往稍深的海域里去,多多地捕了鱼备下。往往是出一回海,连着赶上两三日甚至四五日的集。
赶集的次数多了,卖东西的速度也快了,沐兰只一个人两只手,哪里跟得上?她要凭这门手艺赚钱,自是不能自断后路,为了数量降低质量。便空出一两日来,留在家里专心打结穿花,攒足了货再拿到集上去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