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交涉-《心如蛇蝎》
第(3/3)页
赵王皱眉:“还请先生明示。”
“大王看不出来么?”屋内人不疾不缓地说道,“太后打的是左右逢源的主意。”
赵王失声:“怎么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屋内人挑了挑灯芯,在跳动的灯影中续道,“若是先帝当真为太妃留有遗策,太妃便有了与大王相争的实力。不过陛下出生到先帝去世不过短短两年,在此之前先帝已然接受东平王继位的结果。某料想这两年间,先帝不大可能做出万全的准备,太妃手上的筹码顶多与大王维持均势,否则她不必等到现在才向太后言明。试想大王与太妃相持不下时,谁会起决定作用?”
赵王不得不承认:“是太后。”
“不错。太后现在既不能像大王一般接触朝臣,又不像太妃有先帝护身,只有维持现两虎相争的局面,她才会举足轻重,不致被大王和太妃踢出局外。这个时候,她不会允许大王对太妃下手。这招杀母立子,大王走得不是时候。”
赵王惭愧低头:“先生教训得是,是某急躁了。现在某应作何对策,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屋内人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踌躇片刻后才道:“均势局面迟早会有打破的一天。某想太后也心知肚明。她要维持自己的优势,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她选择一方合作,要么自己坐大。以大王对她的了解,太后会选择哪条路?”
赵王想了一会儿道:“太后不喜受人挟制,恐怕选择后者的机会大些。”
“这就是了,”屋内人点头,“太后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势必插手朝政。大王可以此与她做些交涉。”
赵王豁然开朗:“某明白了,多谢先生指点。”顿了顿,他又迟疑道:“某若要求参知政事,先生觉得太后会答应么?”
“大王不妨先把条件开得高点,之后再提参知政事,大概就会容易些了。”
赵王大喜:“先生高明!”
“大王客气了,”屋内人顿了顿,又道,“对了,过几日某便会搬离此处,可能有一阵子不方便再与大王碰面。”
“先生这里确是简陋了些,”赵王道,“不如先生搬到寒舍居住,某也好时时请教?”
屋内轻笑一声:“倒不是因为简陋。某孤身一人,简单些才好。某现在不宜露面,且大王府第也有些不方便,只能辜负大王美意了。不过大王不须心急,待某安顿下来,自会向大王传递消息。”
赵王点头。转念又想,这样一来怕是有段日子找不到他,便想多问两句:“先生之意,某已明了。不过太后主政,她就有机会拉拢朝臣。若最后真让她坐大,某岂不是为人作嫁?”
“大王目前并不占据绝对优势,如此妥协不过是争取一点时间罢了。某想太后虽然聪明,却终究是个女流,在此以前又未曾预闻政事,光是熟悉这里面的门道只怕也要好几年时间。以大王对朝政的了解,算计一个妇人易如反掌,大王又有何惧?”
赵王如醍醐灌顶,抚掌称赞:“先生高论!佩服!佩服!”
“大王过奖,”屋内人受他如此称赞也不得意,只是淡淡道,“比起太后,某倒更在意先帝留给徐太妃的东西。只怕这才是日后最大的变数。”
赵王神色也凝重起来:“先生觉得先帝会把什么留给徐氏?”
屋内人沉吟:“先帝留下的或许不能让太妃为所欲为,但必定能影响局面。宰相、藩镇虽然都能左右局势,但一来太妃名声不好,群臣对她向无好感;二来太妃身处宫中,要与他们接触也多有不便。内宫能够接触,必要时又能有一击之力的势力就只剩下……”
这番抽茧剥丝已给了赵王足够的线索,令他脱口而出:“神策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