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姜尚得获二童子 武吉误伤城门军-《商周封神传》


    第(3/3)页

    姜子牙留神细看此物,见此弓灰扑扑毫无华丽之处。姜子牙伸手一拉弓弦,一股强大的灵气传来。

    他心中一惊,回头问:“这张弓还有灵力吗?”金童答道:“早就没了。”姜子牙又问:“这张弓什么时候得到的?”金童脸有迷茫之色,一时做不得声。

    玉女说道:“我记得那是在轩辕黄帝大战蚩尤的时候得到的。”姜子牙暗道:“千年前的宝物,看着模样似有损坏,怎的还如此厉害?”琢磨半天也不明白,也就不想了。随手又拿起一面鼓,只见此鼓被箭射了个对穿,屈指在鼓面一弹,一道沉闷的声音发出,姜子牙心头一荡,闹钟眩晕。

    姜子牙更惊:“看来这两个小家伙收藏的东西未必是废物,只是我见识不到,不识宝物。”摘下腰间百宝囊,将洞内所有东西都收入其中,转身下山。

    有了两个童儿陪伴,姜子牙枯寂的生活也有了些乐趣。夜间打坐练气,白日在溪边垂钓,顺便传二童一些道法。

    这一日姜子牙正在溪边钓鱼,从山上走下一个年轻人,挑着两大捆柴火,走到溪边,想是累了,就放下扁担,到溪边喝水。

    那年轻人看见姜子牙,说道:“老先生,我每日打柴,都见你在此钓鱼,请问老先生贵姓,如何称呼?”姜子牙道:“老夫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

    樵夫一听,不禁哈哈大笑。姜子牙问道:“你这年轻人姓甚名谁?”樵夫说道:“我叫武吉,祖籍就是西岐本地人。”姜子牙又问:“你方才听我姓名,为何发笑?”武吉说道:“你方才说你道号飞熊。古来大圣大贤,才敢有个号。你这钓鱼老头,也敢有道号!”

    姜子牙道:“既然敢有,自有有的道理。”武吉笑了几声,又问:“我怎么从没见你收过鱼。”姜子牙道:“我从来没钓上过来鱼,你哪里能见到?”武吉大奇,道:“你就是再不会钓鱼,这么多时日,也不会一条鱼都钓不上来啊。”说完上前,往河面上一看,登时笑得满地打滚。

    原来姜子牙钓鱼特点有三:第一,鱼钩直而不弯第二,钩上空而无食第三,鱼钩离水面三尺。

    姜子牙不理他,等他笑够了,才说:“你为何发笑?”武吉捂着笑痛的肚子,道:“姜先生,我教教你怎么钓鱼吧。你把那根棍儿烧红砸弯,上面放上鱼食,远远抛出鱼钩,上面加一个浮漂,这样才能钓上鱼来。”

    姜子牙莞尔一笑,道:“你只知钓鱼,却不知我之意。”武吉道:“你一个钓鱼的老头能有什么意思?”姜子牙道:“老夫是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鱼上钩,只钓王与侯!”

    武吉第三次大笑:“你这老儿还想钓王侯?我看你这嘴脸像个活猴。”姜子牙不以为忤,道:“我这嘴脸像个活猴,你这嘴脸要惹上人命!”

    武吉怫然不悦,道:“我每日打柴,与人无争,怎会惹上人命?”姜子牙道:“你今日的气色,左眼青,右眼红,印堂发暗,眉宇带有煞气,今日进城,恐怕要打死人。”武吉大怒,骂道:“我不过和你说几句玩笑,你这般毒口伤人!”说罢,怒气冲冲挑起柴担,往朝歌卖柴。

    武吉一路不停,到了西岐,行至南门。此刻正好文王车驾回城,御林军在前面开道,大声呼喊:“千岁还朝,闲人闪开!”

    城门洞较窄,路人急忙往两旁闪开。武吉也赶紧往一边去躲,人群一挤,两捆柴前面那一捆脱钩落在地上,扁担失去平衡,往后面飞去,呼的一声,扁担头正好打在一个门军王相的太阳穴上,王相闷哼一声,登时被打死。

    路上行人一看,登时大叫:“卖柴的把门军打死了!”人群一乱,武吉也蒙了,愣在当场。

    正好文王车驾经过,御林军听见出了人命,立即把武吉拿住。文王在车内听见,探出身子问道:“何事喧哗?”一个百姓说道:“千岁,这个樵夫把门军王相打死了。”

    文王奇怪,叫来武吉问道:“你为何杀死人命?”武吉道:“我挑着两担柴走过,被人一挤,柴火脱钩,扁担飞起,把王相误伤而死。”说道:“既然打死人命,就应该三司推问。寡人尚有急事,就先把你囚禁在此,容后再问。”命人在地上画了个圈,城门洞竖上扁担,说道:“此圈为牢,扁担看守,好生在此。”说完即令车驾回宫。

    未知武吉性命如何,且看下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