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两大帮-《穿清》


    第(1/3)页

    而此时,失踪的弘昼则被人关押在扬州某一盐商的地牢里。

    和他一起关着的,还是漕帮的一位小头目。

    现在的弘昼改名叫洪尺,字元旦,据他和别人说,他出生在元旦,所以,他那个爱好风雅的父亲给他取名小字元旦。

    漕帮的一些人,要不就是叫他小旦子,要不就是他旦头。

    无他,谁叫他有勇有谋呢?

    弘昼在京城混的时候,那脑袋瓜子还真排不上号,可架不住到了漕帮,他的脑袋立即属于中上游水平了。

    再加上他义薄云天,忠肝义胆,手里的功夫也不错。

    在漕帮和盐帮的几次斗争中,他出了计谋,最重要还都成功了,所以,他便上位了,手里也有那么几个人手了。

    而且人家还都挺信服他的。

    而这次之所以被盐商的人关起来,说起来还真是挺让人郁闷的。

    扬州有八大盐商,陈,谢,沈,郑,金,袁,张,宋家。

    其中,陈谢两家一向是走织造府的路子,算是曾经在康熙哪儿过了明路的。

    以前康熙来江南,也有亲切和人家交谈过。

    只不过,康熙四十年后,九龙夺嫡,像郑金袁张宋家全部投了三爷或者八爷十四爷的阵营。

    因此,现在几家人也是被八爷他们拖累。

    虽然没有元气大伤,不过,也绝对是有伤筋动骨的。

    除了沈家是没涉及朝政,没有伤即筋骨,基本另外七家全部都算是有一定的伤亡。

    倘若之前的沈家是八大家排在最末,那么,现在能排得前四家了。

    应该说,相比较别家的积级进取,沈家以前绝对属于不求上进的。

    这么多年来,也没扩张领土,也没有新的盐场掌握在手。

    更加没和朝堂上的哪位皇子扯上任何的关系,也没和另外七家联络有亲,只是单纯的做着生意。

    当然了,给盐政,或者给织造府的孝敬啥的,人家也没少。

    因此,属于一直不稳不火的做着生意。

    应该说,盐商沈家一直属于一个很奇芭的存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