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赵云》
第(2/3)页
看到这种情况,赵云心里也苦笑不已,人们对于声誉的痴迷,超乎想象。
而在重生前的岁月,社会上流行有钱就是大爷,两种情况实在有天壤之别。
前者过于严苛,后者却越过了道德底线,都不是正常的思维模式。
尽管春寒料峭,这个年代的人饮水思源,没有任何事情能比得上家族始祖。
更何况,真定赵家富甲天下,有钱人的生活,天天都比普通人过年还享受,何乐而不为?
赵家作为大家族,不管现在赵云表现得多么妖孽,曾经世人都认为不过是武夫家族。
当然,这一支人或许受到南越武帝赵佗的影响,举族尚武,在文事方面就偏弱了。
随着赵云的声名鹊起,就没有任何人来怀疑真定赵家的文化底蕴。
后世,人们认为真定地处平原,境内没有山脉。
而历史上曾先后称:“恒山郡”、“常山郡”、“中山县”。恒山、常山、中山三个名称都有山字而不是山,故有“三山不见”之说。
应该是因为地壳运动日渐矮小,就是在两千年后,还是有山的,譬如赵云穿越前发掘的他老屋后的小山。
始祖的雕像,子龙结合记忆里的乐山大佛,给父亲建议在庄园旁边的恒山上。
这里的恒山是指古恒山,而不是五岳中的那个。
造父和他的马栩栩如生,占据了山体三分之二的面积,花了赵家人六年的时间才完工。
据说始祖终老鲁山,可惜赵云生在真定,为了增加自己族人在赵氏的话语权不得不做假。估计自今往后,祭祀始祖没鲁山什么事了。
真定县城,城门上的头颅早就被取下来,毕竟是赵家鸡猴通杀来立威的。
空气中的血腥味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就没有了踪影。
整个真定县城所有住宿饮食之所,都被赵家全部包了下来。
至于到赵家府上,那不是每一个远道而来的赵氏族人都有机会的,需要巨大的名望。
好在他们的日子在县城里也比较优渥,大鱼大肉管够,酒水更是天下知名的神仙醉。
尽管有些族人颇有微词,看在如此待遇的份上,早就偃旗息鼓。
每个族人手上,拿着赵家赶印出来的小册子,里面有赵家起源、赵家灭亡,随后流浪迁徙的大致方向,应有尽有。
而书的最后面,则是赵云亲自撰写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