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借灯油二-《石门灵异录》
这下子可把我爸难住了。要说也是,人身上的哪套系统没有用处呢?从精魄借火?那就得做好不孕不育的准备。从英魄借火,轻者终生便秘,重者可能会得尿毒症。从眉心的灵慧魄借火?那就等于是让我长期开阴眼,虽然晚上不会再梦到那些东西了,但白天都能看见,这甚至更加膈应。我爸甚至想问能不能从他身上借火,被周先生否决之后,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从胸口的力魄和肚脐的中枢魄各借两把,补到头顶的天冲魄。这两魄,一个主体质,一个主行动,之所以要借两处,为的也是分散压力,否则的话,就有可能一下子变成霍金那样,终身坐轮椅。为了治疗失眠把自己整成高位截瘫,这更不划算。
决定已下,说干就干!首先就是剃光头,要在头顶贴符,满脑袋的毛可不行。周先生弄出一把推子,花了一刻钟剃光了我的满头秀发,而后稍微收拾了一下,腾出一张脏兮兮的桌子让我躺到上面,然后画了五张符,每张符上面的内容都不一样。画好后,他把这些符分别贴在我的肚脐,前胸,喉咙,眉心和头顶,按他的说法,这五张符就相当于搭了一座桥,能逐渐把中枢和心魄的火引到头顶。不过,这套借火的法术周期也特长,要整整一年才能完成!
乖乖,这就意味着我的身上必须贴着这五张黄纸,整整贴一年的时间!而且注意事项也很多,比如不能撕坏,不能弄湿等等。不能撕坏这一条还好说,多加小心就成,可不能弄湿就有点太苛刻了,谁能保证自己不出汗呢?抛开这个不说,贴在肚脐,前胸的符还好说,毕竟有衣服挡着,可贴在喉咙,脑门和头顶的怎么办?难不成我平时就这么出门?那不被人说成是神经病才怪!
最后是这样解决的:符有很多后备,每周日去周先生家换。除了那每月一次给防癌符补气,现在我爸带着我拜访寿衣店的频率提高到原先的四倍了!明面上说是不收钱,可我爸太实在,每次都提溜一袋点心去,亏得当时的我还不知道糖尿病是怎么回事,否则我肯定要操着东北口音跟我爸说:别送了,再送送出糖尿病来了!
至于漏在衣服外面的三张符,这就纯粹属于技术型问题了。这一年以来,不出门便罢,只要出门,必然是大包小裹,戴上帽子,围着围脖,尤其是到了夏天,我这打扮特别容易引人侧目。而脑门上贴着的那张,则真是没有办法了。看过林正英的僵尸电影以后,再回忆起当时的滑稽模样,真有点像是脑门上贴着镇尸符的小僵尸。
也正因为如此,四五岁的我与幼儿园失之交臂了。我父母不愿意让我这幅模样去跟小朋友相处。
从四岁到五岁,我在家里呆了整整一年,除了每周日由我爸带去找一趟周先生以外,平时几乎不出门。而周先呢,也基本上每周日都在。有一点特殊的就是,周先生叮嘱我们每逢三,六,九,十二月的第一个周日,要晚上八点过后再去找他。头一次的时候我们忘了,结果他真的不在家,直到晚上八点以后才骑着自行车回来。我爸问他干嘛去了,他也不明说,我爸也没再多问。每次到周先生的寿衣店后,他都有意无意地想跟我讲鬼怪故事,每到这个时候我爸就赶快阻止,他想把我们家和周先生的关系,仅仅维持在利益交易方面。
由于曾经被刘建国附过体,我的性格受其影响变得有些内向,而又由于这一年的时间我几乎不出门,不和任何小朋友接触,我的性格变得越发孤僻起来。可以这么说,我用一年的时间,丢弃了我花四年建立起来的一切人脉关系。
然而,这一切终归还是没有白费,自打身上贴了五张符以后,晚上的睡眠质量确实变好了很多,那些诡异的噩梦逐渐变少,最后基本上连梦都很少做了。
1988年10月9日,周日。当我把在身上贴了一年的黄纸逐一取下来,想痛痛快快地在寿衣店前的小土路上奔跑庆祝一番时,我才明白,这一年的时间,我失去的绝对不仅仅是曾经的小朋友们。跑了短短的一百米,摔倒四次。
据周先生说,这是中枢魄火弱的症状,身体协调性变差。然而这还远远没有结束,我的体重自那时起开始直线下飙,食欲变差,4岁前我是个小胖子,自打从中枢魄和心魄把火引到天冲魄后,我逐渐开始向骨瘦如柴这个方向发展了。
说实话,自从我懂事之后,还真是有点恨我爸当初给我做的那个决定。从我后来的经历来看,我宁愿天天晚上梦见鬼,也不愿意拖着一副孱弱的身体,每天笨拙地生存在学校的夹缝阶层之中。
还是套用那句老话:时光如水,生命如歌。时间恐怕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对所有人都公平的事物,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经历过什么,每过一年你肯定就会长大一岁。我就这样,和身边同龄的小孩子一样,从小学,初中,高中这样一路走来。随着我不再做那些稀奇古怪的梦,四岁时的记忆也逐渐模糊,除了一直不敢看央视版《西游记》第二集以外,我和其他的小孩子基本没什么区别。
家人一直没有忘记我未来的劫难,并且在我耳边不停地唠叨,要我多吃蔬菜,多锻炼身体,将来就可以不得癌症,而我则感觉无所谓。虽说四岁的时候见过鬼,见过判官,但是即便见得再多,四岁也是一个属于天真烂漫的年龄,即使真的见过鬼,也不会把它和死亡联系在一起,顶多会觉得鬼只不过是众多可怕的东西中的一种罢了,和动物园的老虎,发脾气的妈妈没什么区别。
现在人们普遍以性成熟作为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而我则认为,一个人真正的成熟,应该是从他第一次认真地思考死亡开始,而我的成熟,是自三年级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