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文学社争取赞助-《九一之小作家》
第(2/3)页
杨子建看了一下汪滟,两人心有灵犀地对视了一眼,然后他走上讲台道:“汪社长说的好,因一时之偶兴,而成千古之佳谈。这话在大家听来,觉得像在吹牛皮。如果光听社长的演讲,这确实是吹牛。不过,她是社长,只做战略方向的决策,比较务虚。而我作为主编,是干苦力的那个,必须务实。所以,大家听听我的计划,是不是能成功。”
他顿了一下,看了众人,这里都是班上作文最好的一批人,难得的是,他们对文学还有热情,还有创作兴趣,没有被语文那庞大的汉语基础知识给扼杀掉。
“我先问大家,办社刊首先需要什么?”
林逸立即道:“当然是写出优秀作品。”
一名微胖的女生有办过文学小报的经验,立即道:“我觉得,要花时间去刻蜡纸和油印,而且字还要写的好看点。”
同舍的孟云不满道:“我们哪有时间去刻印,可以花钱请人印。”
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反驳道:“这些需要钱,参加文学社难道要交社费吗?”
同学们立即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
杨子建敲了敲桌子,实验室静下来后,他大声道:“对头,办社刊首先需要的是钱,但不是从社员上收取。如果是这样,我这个全校第一穷,就得第一个退社喽。”
全班同学都知道杨子建穷得叮铛响,因此善意地轻笑几声。
“我们不油印,那质量太差,品调太低。我们采用铅印,由校印刷厂来干,所有社员、全校班级以及老师都分发,全市所有学校、报社都寄去。有同学会问,钱从哪里来?因为我们是班社,学校肯定不会给经费。怎么办,当然是自立更生,我们是什么人啊,是笔竿子,我们可以组成通讯报道组,三人或五人一组,由熟人推荐,到广矿采访写宣传报道。这种文章,不仅在橡树社刊上发表,还推荐给南剑日报等报刊发表,然后收取赞助费,这经费就来了。学校不是老说学生要社会实践吗,这就是社会实践。”
钱丽举手问道:“可我们没写过通讯报道,而且报社肯不肯刊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