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入夜,一名白衣僧人懒散坐在树下,却见花瓣随风飘落。 寂寥的山谷中,冷冷清清。 一轮皎月跃出,惊醒了栖息在山林中的夜莺。它们惊恐的从枝头飞起,盘旋在夜空中,发出一声声悦耳的鸣叫。那山间的溪水,潺潺流淌,树下的僧人露出笑容…… 每个人的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这样一幕景色。 在安静了片刻之后,王同皎突然大叫道:“好事,好景,好禅意!” 武延基则露出复杂的表情,看着杨守文道:“青之,凭此一首诗,不负‘谪仙人!” 这些人的年纪都不算太大,而且一个个都出身不凡。 要说他们有多么服气杨守文? 还真未必! 可是这一首诗,竟让他们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受,即便是不情愿,也不得不称赞一番。 裴巽本想要让杨守文出个丑,却没想到变成了出彩。 眼见其他几人都开口称赞,他这心里面更不平衡了,于是阴阳怪气道:“青之,你用以前作的诗来应眼前的景,位面投机取巧,与你谪仙人之名,怕是名不其实。” 他第一次跳出来挑衅,除了王同皎,包括杨守文都没有在意。 可当裴巽再次跳出来寻衅时,杨守文又怎可能听不出来? 他停下脚步,看了裴巽一眼,眼中闪过一抹冷色。 而武延基武延晖等人,则下意识后退了一步,和裴巽拉开了距离。 就算是诗会,拿出旧作应景,也都是常有的事情。更何况今日又不是什么诗会,杨守文请大家来他的地盘喝茶。本就是存着善意。你跳出来找事,便是你的不对。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规矩。 似这些驸马,大都出身名门,有的时候对规矩更加看重。 你要是想找事,大可以挑一个时间。亦或者你扭头走,不给杨守文面子,我们都能接受。可你先出了题目,人家对上来,你又输不起,这就是你裴巽的问题了。 对这种人,我们是不屑与之为友。 王同皎饶有兴趣看着杨守文,想要看他准备如何应对。 哪知道,杨守文却沉下脸。看着裴巽道:“裴先生,我和你很熟吗?” “啊?” “青之这两个字,是你叫的吗? 我杨守文不才,虽来自偏荒,却也是名门之后。我父亲出身弘农杨氏,我母亲是荥阳郑家有名的才女。我虽不才,十七岁便已独自著书,十八岁已经能醉酒诗百篇。我曾在昌平抵御叛军。也曾千里追杀贼寇,更为圣人找到了亿贯黄金。 父母唤我青之可以。君上唤我青之可以,长者唤我青之可以,朋友唤我青之也可以。 可你,又算是什么玩意?” 杨守文可不会和你讲什么风度,直接破口大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