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沈庆之想到这里,顿时脸色大变。 如果真的是那个人的话……沈庆之顿时有一种快要‘大祸临头’的感觉,脸色变得煞白。 “回去,立刻回去!” 他对船夫连声喊喝,那船夫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虽然不明白他为何如此,可还是顺从的划桨倒船,朝洛阳方向驶去。站在船首。沈庆之看着漆黑的夜色,不知为何,心里冰寒。必须要马上回去做出安排,否则可能真的要有大麻烦了! +++++++++++++++++++++++++++++++++++++++ 那恼人的秋雨绵绵,虽不大,却让人感到有些烦躁。 由于这场雨已经下了一整天的时间,所以道路显得有些泥泞,在黑夜里也变得更加难行。 杨守文胯下这匹马不是大金。只是一匹突厥马。 个头不大,但是重心很稳。耐力也很好。 太微宫又叫上清宫,始建于乾封元年,也就是公元666年。 相传,道教始祖老子是东周守藏室的负责人,一直居住在洛阳城中。公元前520年,周王朝内外交困。守藏室的图书典籍更被王子朝偷偷运送到了楚国。诸侯国实力越来越大,周王朝早已风雨飘摇。老子见周王朝衰落,而守藏室里的图书也都没有了,他这守藏官便等于失业了……于是,便搬出洛阳。在北邙山的翠云峰上结庐炼丹,从此不再去过问朝堂上的事情,一心求道,寻找那长生之术。 后来,老子悟道,决意西出函谷。 于是,他就来到翠云谷,把正在吃草的青牛牵上。 青牛眼见要离开翠云谷,心生不舍,便冲着西方吼叫了三声,于是演变成为‘青牛吼峪’的典故。 早在隋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在翠云峰上建立道观,纪念老子。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翠云峰下建了一座道观,说是当年老子拴牛的地方…… 唐高宗追尊老子李耳为玄元皇帝,已彰显其血统高贵,于是命人修建改造了道观,并敕命‘上清宫’,也叫做老君庙。为表示对老子的尊崇,高宗皇帝还派遣当时洛阳大弘道观的住持法师郭行真真人前往毫州,也就是后世的河南鹿邑,向老子致祭。郭行真返回洛阳之后,高宗皇帝又一次下旨,该上清宫为‘太微宫’。 这翠云峰,位于神都西北十里左右,坐落在北邙山中,也是神都北郊的制高点。 这里山虽然不高,但地势险峻。 山上树木郁郁葱葱,苍翠若云,故而有‘翠云’之名。 由于李唐皇室把老子李耳尊为先祖,所以太微宫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皇家道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