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后金终于动了-《别惹大明》
第(2/3)页
跟他并肩而行的魏忠贤听了抿嘴一乐,作为一个老厂卫人他对此是不以为然,让他们下煤矿这生活条件跟东厂的监狱一比那简直是云泥之别啊,“哎,关老弟,你有所不知啊。他们就是朝中王公大臣们圈养多年的一群恶狗,他们让他们咬谁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咬谁,你要是不想含冤而死就别可怜他们。咱们老家河间府有句俗话:恶狗服粗棒。你跟他们是讲不通道理的,只要你拿出大棒子,他们立马就乖乖的了。他们听不懂人话,但明白这玩意儿。他们都是军伍出身,虽然不是边军,这点苦头他们还是吃得住的。你也不愿意,你一天放几个屁,每天去几次茅房什么的被朝廷的那群家伙知道的一清二楚吧,除非你是傻子。”
关山月撇了撇嘴,虽然他不是特别的认同,但觉得魏忠贤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现在大宁都司就如同一个姗姗学步的孩子,这大宁都司也是明朝的一线生机,“魏老哥,改造的差不多,通过考核后就给他们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你看当初库仑城下投降的那群海西女真,现在在咱大宁都司吃得好喝得好,上战场也是玩命杀敌,有些忠诚可靠的还甘愿冒险去后金给我们当细作,他们恐怕早就是忘了后金是什么东西了。大部分人是可以改造的,至于那些实在改造不过来的你这个老厂卫人就看着办吧,我个人是没有意见的。跟咱们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留着他们祸害咱们啊。”
他作为一个后来人,已经知道了这段历史的结果。可凭借他有限的历史知识,除了大宁外他实在是找不到一个可以救万民于水火的更优选择。因为他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他现在即使突破重重险阻见到了明朝最高统治者崇祯帝,有幸站在金銮殿上跟他说:“陛下你这么干是万万不可的,你得这么这么干,否则大明朝就会亡于你手。”相信等他话音落地,他的吃饭的家伙也就搬家了。临死还得被扣上一定妖言惑众,蛊惑人心的大高帽儿。
所以与公与私,现在大宁都司还是隐藏实力,闷声大财的好,唯有等到实力雄厚和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出来力挽狂澜方为上策。即使是退一万步说,大宁都司的百姓也需要保护啊。
要是朝廷那群嘴上满口仁义道德却不识军务的内阁大臣们,知道大宁都司士兵的战斗力并不是跟他们想的江南卫所兵那样不堪一击,他们一定会鼓动崇祯帝征调大宁都司的兵员。无论是征调他们立刻前去攻击后金还是征调他们进关去平剿民变,都会坏了他心中的大计。前者还勉为其难,但后者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因为他觉得西北的民变除了天灾意外,**也占了不小的部分,土地兼并的那么厉害,底层的老百姓无地可种或者有地也种不起,反正横竖都是死,他们干嘛不垂死挣扎一下。所以他倾向于大宁都司接受更多的灾民,而不愿意去剿杀他们。
魏忠贤倒没想到关山月考虑的那么多,他一直觉得关山月有些妇人之仁,可一直没好意思说出口。心中暗道:“毕竟这小子干的还是不错的,虽然做事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可他也没有犯过什么大错。他的身上还是有不少的有点的,例如他那长远的眼光自己就是拍马也赶不上的。可是要论治人,这小子跟杂家比还是嫩点,至少目前他还需要杂家的不时提点,哎,谁让我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呢。”
想到这里他扯了扯关山月的衣袖,冲着他打了个眼色,示意自己有些密语说给他听。
关山月顿时心照不宣快走几步,在一处车盖般大小的树荫下停了下来,这里四下无人正是说话的好去处,“狗子你们在周围巡视一下,我有些累了,要跟魏公公在这树荫下歇歇脚。”
那群亲兵哗啦一下四散开来,这毕竟是在煤矿上,里边的矿工还是一群来路不明身居嫌疑之人,他们可不敢有一丝马虎。
魏忠贤知道自己说的不是什么好话,他看了看四周确信没人偷听后,才凑到了关山月的耳边,悄声说道:“那群海西女真之所以这么死心塌地的跟着咱大宁都司,除了后金不得人心外,他们也是实在无路可走。老哥我提醒你一句:为害常因不察,致祸归于不忍。这句话,虽然有些小人,但杂家确是受用无穷,数次凭此逢凶化吉。对人这个玩意儿的认识,杂家在东厂审问过的罪犯比关老弟认识的人都要多,我的感觉就是人心多诈,我当初那么信任黄立极一众人等,现在不也被他们坑害到这般田地吗?对付这群小喽啰,这次你就听杂家的。经过杂家的调校后,保准他们以后对你,对大宁都司忠心耿耿。当然这句话不仅仅用来的对付他们,关老弟这么聪明私下里多揣摩些,心得体会一定会比杂家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