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危机四伏的大宁都司-《别惹大明》
第(2/3)页
赵瑞雪一个头两个大,急的她直跺脚,从怀里掏出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封,一把塞到了正要出言调解的关山月手中,“啊,啊,啊……都什么时候了,别吵了,你们错怪秦姑娘了,相公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曾经去过咱家的那个吴公公?就是咱们河间府宁津县的那个老乡,娘还曾哀求他把你带进宫混口饭吃,相公你想起来了吗?”
“哦,我记得这吴公公当日还曾心善的给过我们钱,让我们家度过了难关。”关山月当时躺在病榻之上刚刚苏醒过来,倒是有那么一瞥,可他见的是吴公公的背面没看过正脸,赵瑞雪这么一说他顿时便想了起来。
赵瑞雪都觉得火烧眉毛了,“相公,你快看看吧,王承恩看的太严吴公公一直没找到机会把这封信给你。这是我跟秦姑娘在觉得那斗牛服漂亮,要穿在身上过过瘾的时候在里面掉出来的。多亏吴公公念及同乡之谊,要不咱们真就要客死异乡了。”
关山月从没见赵瑞雪如此心急过,他立刻便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屏退不相干的驿卒,找了一间隔音的房间,迫不及待的抽出那封信便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他是越看越心惊,这哪是加官进爵,分明是要他的命啊。
看完信关山月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头来,因为朝廷派往大宁都司的镇守太监竟然是昔日权势滔天的二皇帝九千岁魏忠贤。
这镇守太监说的好听是代表皇权,其实是远离权力中心的一个养老的位置,有些内衙失了势的太监,经常被安排到这个位置,比如王坤。
整件事情背后的谋划者不是崇祯这个刚登上权利舞台的雏鸟,而是饱经权力斗争风霜的黄立极、施凤来和张瑞图这三个内阁大臣。
他们三人都是魏忠贤一手提拔起来的,天启一朝,他们更是唯魏忠贤马是瞻,跟着魏忠贤兴风作浪,为祸人间。其中遭人唾弃的修建生祠,鼓吹魏忠贤成圣的就就有他们几人从中推波助澜。
新皇登基,虽然开口闭口不直呼其名必称魏忠贤为厂臣,可这一切都没有躲过这三只狡诈老鸟的眼睛。他们从崇祯把有关魏忠贤的奏折留中不的暧昧态度中,立马便意识到魏忠贤已经在崇祯的心中一文不值,势必会被扫地出门远离权力中心。
为了免受牵连和保命,这三个魏忠贤的昔日的智囊团竟然串通一气毫不犹豫的造了他的反。他们拿捏准了崇祯要拨乱反正确立威信的圣意,当即给魏忠贤来个釜底抽薪,丢帅保车——抓住蒙古科尔沁部西迁河套出现权力真空的节骨眼,花费6o万两白银买通林丹汗,派魏忠贤去复建早就名存实亡的大宁都司。
说是复建大宁都司,其实就是羊入虎口。朵颜卫处在蒙古科尔沁部与后金的交界处,本就是个羁縻性质的卫所,如今让魏忠贤和关山月把都司设在哪里,明面上看是便于抗击后金,可实际上就是要他们的命。
这一手虽然狠辣,但玩的可谓是漂亮至极,简直是教科书般的典范,这正迎合了崇祯的圣意,这既没有违背天启帝的临终嘱托,又借刀除掉为魏忠贤这个心腹大患,还能堵住东林党人的嘴,这一举三得的事儿他当即便拍板同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