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放虎归山-《三国之霸业徐州》
第(2/3)页
陶应在石亭镇一直修建了近一个月时间,一万士兵齐上阵,终于在八月末的时候修好了石亭镇。等到八月,曹操却还未将曹丕等人送来,陶应刚想派遣使者前去催促呢,没想到刘备的使者倒是先来了。
原来当听闻陶应击败了曹操之后,郯县人民欣喜万分。但是徐州高层们却没那么开心了,因为他们知道陶应驻扎着数万兵马在东海郡边界上,也不知道陶应到底搞的什么名堂。
这些日子,或许是因为修建石亭镇太忙了,亦或许是因为陶应气不过刘备当初不肯出兵相救,反正一直到曹操退兵了,他也不曾去郯县汇报战况。
徐州使者来到石亭镇之后,便宣读陶谦的旨意。陶谦命陶应立即退兵回彭城,陶应去郯县回禀战况!毕竟自己的地盘都是属于徐州的,而且自己这个彭城国相和下邳国相也是陶谦封给自己的,所以陶应不得不去郯县复旨。
陶应带了李典,让三弟赵云带领五千兵马驻守在石亭,然后自己领兵五千前去郯县。八月末,陶应领兵赶到郯县。郯县城墙已经修建一新,新建的城墙比以前更雄伟了。虽然城墙看上去坚固多了,但是经过这次战乱,郯县也是元气大伤。
陶应领兵刚到郯县,郯县外四处拥挤着逃难的百姓。一个个衣衫褴褛的百姓,有些瘦弱,凌乱的头发以及佝偻的脊背无一不诉说着他们命运的悲惨。
五千兵马赶到郯县西门,西门外士兵将一个企图进城的老百姓拉出去打死了,其他想进城的难民也慌忙四散跑了。陶应让人问这些人都是从哪里逃难而来的难民,一会时间李典禀报道,是从北方琅琊国逃难而来的。
也有一些穿着很体面的人,他们是从南方回来的,听闻二公子已经收复了徐州,徐州再也没有战乱了,很多恋家的人纷纷往琅琊国迁徙而去。
走到南门外,见士兵不停地殴打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一个穿着藏青色长衫的公子上前便去劝说起来,不想那公子刚说完一个士兵一脚踹来,那人就一个趔趄被踹倒在了地上。
陶应见那有些瘦弱的年轻人刚倒地便一个鲤鱼翻身站了起来,似乎也有些伸手的。但是他们是民,他们不敢跟当兵的斗的。那个年轻人只能气愤的转头离开,身后士兵还在大喊着:“琅琊国的难民全部不许进郯县,刺史大人有令,琅琊国难民全部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不许四处流浪,否则处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