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梅竹马-《大唐之我为韦后》


    第(1/3)页

    崔氏是长安人士,当初韦香儿的祖父和崔氏的父亲同在景王府里面当差,定下了崔氏和韦父的婚事。崔氏的伯父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大儒,年老归乡之后,在老家那边向着闻讯而来的学生讲学。

    原本只是和几个学子讲学,可后来莫名而来的学子越来越多,逐渐讲学的先生也随之多了起来,后来成为了那边一个很有规模的学子聚集的地方。在唐朝年前,书院才刚刚兴起,隋朝的科举取士让天下读书人多了一个谋取前程的机会,书院也随着科举取士慢慢应运而生。

    但眼下长安脚下,书院还是一个新鲜的东西,除了一些贫穷人家的学子,真正贵族世家子弟是不屑去其中。崔氏虽说是一个妇道人家,但比起其他妇人,曾经和韦父一同在普州的经历,让他比其他人多了几分见识。也是这样才能在看到韦府学堂的弊端之后,想到了崔家的书院来。

    “三娘,受苦了,是阿娘的错,不能替三娘你做主,还你一个公道。”崔氏看着清减了许多的女儿,上个月才合体的衣服,如今大了一圈,原本圆润的小脸眼下却是变成了一个尖尖的瓜子,崔氏的江景不自主的红了起来。

    “阿娘的难处香儿怎么不晓得,又如何会怪罪阿娘。父亲不在府上,当家做主的老太爷太太本就偏袒大房。眼下三娘又没有什么大碍,惩罚三郎去祠堂,已经是老太太看在老太爷动了真怒的份上,才罚的。这已经是给了香儿的颜面了,若是再不懂得知足,怕是我们二房是彻底撕裂最后的情面。”

    虽说已经是一个十三岁的姑娘,韦香儿还是整个人靠在了崔氏的怀中,感受着崔氏的手不断的抚摸着她的头发,闭着眼睛享受着难得的母子温情。

    “娘,你还记得在普州的时候,那时候我和骆家,李家的娘子们一同去外面骑马,明明都是小娘子偏偏都穿着男装去骑马,还以为谁都认不出我们是小娘子呢。记得那时候骆家兄长也还在,可惜我们离开普州的时候,骆家大郎也离开了,听说好似去宫中给皇子做伴读。若是将来弟弟也能像是骆家大郎那样有才学,那阿娘您如今的受苦都值得了。”

    在普州的那段经历是韦香儿十三年的时光中最鲜艳的一幕,虽说她没有亲自参与在其中,但记忆中深刻的一幕幕画卷却是让韦香儿也能感受到原主心中的喜悦。

    “阿娘还记得那时候香儿是你们几个小娘子里面最是顽劣的一个。人家的小娘子学的琴棋书画,你阿爹宠惯着你,偏偏任由你的性子去像个男孩子似的。

    那时候你阿爹骑马,你小小个子还没有马高,偏偏要跟着你阿爹一同去,你阿爹不应,你可倒好要撒娇哭泣,闹得不停。后来你阿爹没有法子,还是带着你一同去,好似也是那次你第一次见到骆家的小神童。”

    不知道想起什么来,崔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阿娘,不要再说了,我也不知那次阿爹要去骆家,还以为是要去外面玩,若是知晓去人家做客,怎么也不会是那个模样,要知道之后骆家二娘她们一直拿着香儿当初的泥猴模样笑话香儿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