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天塌-《与君妻》


    第(3/3)页

    这下府里可炸开了锅。府里下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都四处打听。知道实情的缄口不言,不知道的以为官兵是来抓赵世的。

    两个姨娘和两个姐儿都来了墨韵堂,却被酡颜挡在了门外,说是太太不舒服,什么人都不见。

    缨宁也在屋里急得团团转。听说祖母出了府,去了宫里,现在也不知什么情况。

    绀青来报说五姐儿和六姐儿过来了。

    缨雪一进门就问“:妹妹可知道出了甚么事?”

    缨宁摇了摇头。

    “我看那阵势必然不是抓赵世那么简单,赵世不过一个奴才,能犯什么事值得官府大动干戈。”缨雪嘴里这么说,但她也想不出除了这事还能出啥事儿,这会儿爹爹又不在,母亲又关了门不见任何人,只能想到来这个幺妹这里问问。七妹常在母亲身边,不定能知道甚事。

    缨宁即便猜到什么也不能乱说啊,母亲既然关了门不见人,那必是不能说的。“:姐姐先回去吧,叫姨娘们也不必急,想必官府找到了赵世便撤了。我们若先急了,那府里下人可不乱成一锅粥啦。”

    外头被官兵团团围住了,缨雪与缨姚也不敢随意走动,便留在了流韵轩与缨宁一同等消息。

    长春宫内,魏皇后与纪老夫人兜兜转转说了一个时辰的话,急得刘氏焦头烂额,可在魏皇后面前却也不敢露出半分,“:皇后娘娘,老生斗胆问一句,圣上留了我家义淮可谓何事?”

    魏皇后不急不慢呷了口茶,说道“:圣上留了纪御史必然有事,只后宫女子不得干政,到底何事本宫便不得而知了。”魏氏看的清楚,此时纪老夫人心里是万分着急的。圣上扣留纪御史一事她也略知一二,不过是为了云城贪污一案。

    魏皇后在圣上龙潜府邸的时候便受过刘老夫人的恩惠,那时她还是寒王妃。当今的圣上那时寒王,正为夺嫡之事广布势力,提拔了当时的内阁学士,就是如今的聂丞相。聂丞相送了自己的女儿聂荣儿入了王府,从此圣上眼里再没别人。魏王妃年轻不知事,为此事心急如焚,求了刘氏,那时还尊称刘氏一声师母。刘氏回头就对纪太傅吹了枕边风,纪太傅讲学时,总隐晦说起,君子心系天下,治国先治家;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话。圣上何等聪明,自知冷落了结发妻子,才慢慢重新看待自己的正王妃。为此,魏皇后知道自己欠了刘氏一份恩情。

    虽然纪义淮是聂丞相一派,但恩情归恩情,魏皇后看着纪老太太焦急,何尝不想出手相助,但圣上早在纪老太太进宫前便派人叮嘱了她说,皇后娘娘只管打理好后宫,帮皇子挑好皇子妃,其他事情都不必管。当时她还纳闷,没想到精明如圣上,早就料到纪老太太会来,早早派人堵了她的口。

    魏皇后面色不改,拿了花名册对纪老太太说道“:这两日内务府呈上来一本花名册,都是世家妙龄女子。五皇子年岁不小了,也是该挑皇子妃的时候了,师母你既然来了,帮本宫看看?”

    纪老太太忙说道“:老身万不敢当师母二字,皇后娘娘您还是王妃的时候叫叫也便罢了,如今你是一朝国母,您叫师母可是折煞老身了。”

    魏皇后知道纪老太太是在怪自己呢,面上也不恼,只心里颇无奈“:本宫说你当得起便当得起。”说完又拿来几张画像,点着上头女子说道“:这右侍郎之女年芳十一,长得还算清秀,只下颌尖了些,怕是个没啥福气;提督之女,名唤琳琅,年岁小了点,才九岁,不过看样子,养个几年没准出落成大美人儿……”

    纪老太太听到九岁,想到了自己的小孙女,也是九岁,若没纪家的避护,她该如何平安长大?纪老太太有些急了“:娘娘……”

    还没等刘氏说话,魏皇后便打断道“:镇国候的孙女儿,真是长得越来越水灵了,络儿许久没进宫,本宫倒是真想她了。”

    纪老太太见状,知道自己求人无望了,此时也不好拂了魏皇后的兴致,遂点头附和道“:灵慧县主乃皇后娘娘亲侄女,若真成为五皇妃,那可真是亲上加亲了。”

    魏皇后点点头,她也正有此意,只是圣意难测啊。

    谁都道聂荣怀辅佐圣上坐上了龙椅,成为御前第一红人,加官进爵,从此水涨船高,坐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女儿聂氏也深得荣宠,被封为贵妃,宠冠后宫,一时风光无限。可伴君如伴虎,圣上前一刻能给你恩赐,后一刻就能把你打入地狱,全凭他一念之间罢了。

    魏皇后看得明白,这次纪家必留不成了。

    圣上要拿聂家,必要有个由头,而纪义淮便是他的由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