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移镇蓟城-《求生在西晋末》


    第(2/3)页

    见礼毕,鲁昌望着刘翰笑道:“光看刘大人满脸笑意的样子,就知蓟城建设已成矣,可喜可贺啊!”

    刘翰笑道:“托主公的鸿福,蓟城建设确实已经完工。”

    “几位先生来得正好,朔正想找诸位商议移镇蓟城之事呢。随着辽东军收复昌黎、辽西两郡。打通了蓟城至襄平城之间联系,襄平的军事价值便不如以往重要。相反由于蓟城靠近河北、河东,便于就近处理突发事件,故移镇蓟城已是迫在眉睫!”

    移镇之事千头万绪,繁琐碎杂,涉及方方面面,以至于有关会议召开了很久,才商量出来一个大概的方案。

    次日又整整商讨了一天。然后才对外宣布,至此移镇工作才开始有序运转起来。

    最先进行搬迁的是各曹司衙门。需要搬移的物资非常多,加上大批官员家属,负责搬迁的马车足足排出去数里之外。

    移镇之后,襄平的政治地位必然要下降,然而其作为辽东最大的城市,日后将作为辽东郡的治所所在。而原各曹司衙门、官员住宅区则移交给了郡守府支配。

    建兴三年。六月二十,卫朔带着妻子儿子,坐着马车离开襄平前往蓟城,郡守沓氏霞客带着郡守府大小官员相送。

    马车缓缓驶离城门,卫朔透过窗户恋恋不舍地回望着襄平。这里作为他起家之地,留下了太多值得回忆和眷恋的往事,已经让他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深厚感情。

    直到襄平城消失在了地平线上,卫朔才带着些微惆怅思绪中坐回车厢中。

    ……

    经过数日赶路,卫朔一行顺利抵达蓟城,远处一座雄伟壮观的崭新城池耸立在永定河河畔,仿似一只俯卧在天地间的猛虎俯瞰天下蓄势待发。

    卫朔望着蓟城高大的城池,心中充满了期待,这里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刘翰站在他身边,低声介绍着蓟城,“主公,整座新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接近汉魏洛阳都城面积的一半。城内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南北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十丈,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八丈。”

    “由于大量使用水泥混凝土结构,蓟城新城坚固异常,城墙呈现一定角度倾斜,易守难攻,外城还建有瓮城、马面、城垛、角台、角楼、城楼等设施,城外有宽两丈,深约三丈的护城河环绕。”

    “臣敢说论规模之宏大、设施之完备、布局分布之规整,天下无出蓟城右者!”

    马车逐渐驶进正门永定门,高大巍峨的城楼渐渐出现在卫朔眼前,穿过城门上了中心大街,只见两旁绿树成荫,商业店铺林立,房舍鳞次栉比,楼台相望。

    卫朔对蓟城改造十分满意,基本上实现了当初他的设想,除了城防设施、街路、水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各司衙门、官员住宅区和文化区外,其余的所有区域基本上建成了商业区、作坊区,以此来带动蓟城经济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