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一刻不得闲-《求生在西晋末》


    第(2/3)页

    “只是妾身看夫君近来有些憔悴。心疼不已。”

    裴颖儿把头靠在卫朔胸前,“妾身不懂什么军国大事,但也曾经听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好比弓弦,是不可以绷得太紧的。来日方长,夫君且莫坏了身子。”

    “颖儿莫担心。为夫晓得。”

    “夫君且稍待片刻,前几日妾身跟公主殿下学了手厨艺。让妾身去给夫君准备些点心。”

    卫朔爱惜地用手拢拢她的头发,对于这个与他共患难的女子,他心中总是怜惜万分。

    “有劳夫人啦!”

    ……

    整个六月份,辽东上下都在谈论辽东征讨昌黎、辽西的军事行动,上至官吏,下至士子。连那些识字的闺中女子也通过报纸讨论着前线战事。

    然而就在这时,一家民间报馆突然对外曝料汶县县令伙同县府各级官吏贪污受贿,从而引得民意汹汹,以往都是官方报馆根据官方意图公开一些案件,没想到此次却是第一次有民间报馆揭露贪官污吏。

    有的时候改变一个地方的。往往是在某些不经意的地方开始。对于辽东上下来说,自从报纸诞生之后,迅速被各界接受。通过报纸人们不但可了解官府重大的政务决定,又能通过报纸向外界传达来自民间的声音。

    而对于地方官吏而言,报馆已不仅仅是麻烦的代名词了,有时候甚至成了戴在各地官吏头上的紧箍咒。稍有不慎官吏就会被报馆曝光出违法犯罪之事,从而引来督察部门调查,一旦查实就有可能被罢官去职。

    曾经有不少官吏上书卫朔,认为报馆不过是民间机构没有权力调查、公布官吏信息,要求官府出台政策限制报馆权限。

    然而,卫朔却以报馆检举地方有功为由,不但拒不接纳官吏的上书,还多次公开褒奖检举有功的报馆,从而使得各地报馆更是紧盯着辽东官吏不放。而对于官吏而言,那些报馆简直比督察部门更为难缠。

    报馆是目前辽东吏治清明的最大保障,大量隶属报馆的采风使均是出身庶族的年轻士子,他们为报馆做事多是为了赚取钱财贴补家用。虽然其中也有害群之马,可大部分都是热血好名之辈,热衷于通过揭露地方不法之事扬名天下。

    加强对官僚的监督是保证吏治清明至关重要的一步,所以卫朔在将报纸引入辽东后,为了鼓励他们向各地派遣采风使,让他们主动去监督地方官吏,为检举者开出了丰厚的名利赏赐。

    只是一直以来,百姓们遁寻着民不与官斗的原则,很少有民间报纸敢私下调查官府,或者是调查出来什么也不敢直接发在报纸上,毕竟这年头敢轻易得罪官府的人太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