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州学开学-《求生在西晋末》


    第(2/3)页

    “哦,原来是封老大人的后人,失敬失敬!”

    在辽东。封释德高望重,在读书人心中有着巨大影响力。梁元一听封裕乃封释老大人的孙子,顿时激动起来。过了一会儿,梁元又忍不住小心地问道:“封郎君,在下有几个问题想不明白,不知可否与我解惑一二。”

    封裕倒是无所谓道:“梁郎君有话不妨直说,在下一定知无不言。”

    “那小弟就放肆了,若有得罪之处。还请海涵!”梁元先是表达了一些歉意才接着问道:“以封家在辽东的影响力,你应该不用到这儿再进学了吧?听说当初卫大人正是得了封家的鼎力相助才在辽东立足。卫大人对你们封家也挺看重的,你怎么会想到再进学呢?”

    封奕轻笑了一声没说什么,此事牵扯到封家对未来的布局,其中细节他当然不会告诉梁元,只含糊道:“平州大学堂乃校尉大人亲自督建,可见其在校尉大人心中的地位。不出意外。日后辽东系官员都将出于此地。封家再得校尉看重,也得自己争气才行。”

    “哦,原来如此!封郎君,你出身官宦世家,关于学堂你是不是有什么小道消息?听说在学堂内我们将待四年时间。期间要学习大量新式学科,包括算学、儒学等等。每隔半年考试一次,考试不通过者不准毕业。”

    梁元这一番话顿时引起其他士子们的注意,他们纷纷加入其中,热烈的讨论起与学堂有关的事情。

    “是呀,是呀,在下也听说啦!其中算学、儒学乃是必修课,第一年每个入学的学子必学完成这两门功课的学业。一年之后,将根据考试成绩和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学习,包括继续深造算学和儒学,也可选择其他如农学、商学、医学等学科。”

    “也不知道校尉大人是怎么考虑的,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学习治理国家的本事,将来好成为朝廷倚重的治国能臣。现在倒好,学堂内尽开些什么医学、算学等毫无用处的学问,我们来这里可不是为了当什么医者、农户、匠人。”

    “哼!你懂什么!校尉大人深谋远虑,岂是我辈所及?他这样做自是有其道理。”

    “诸位同窗,对这个问题在下倒是略知一二。”

    眼见众人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封裕忙开口打断了双方的争论。

    “其实这事说出来不难理解,校尉大人有志将平州州学建成一所综合性大学堂,就像春秋战国时代的稷下学宫那样。平州州学与两汉时期的太学不尽不同,以后我们即使从这顺利毕业也无法像太学生一样获得做官的资格。”

    “你拿到了州学毕业证书,只说明你完成了自己的州学学业,与学徒从老师傅那里学完了技术达到了出师条件一般。有了毕业证书,你就可以自谋生路。无论是开馆做医生,还是给别人做事都无所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