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青岛港-《求生在西晋末》


    第(2/3)页

    “二郎,听说最近聚集在县城的流民有南下的迹象,你们护卫队要提高警惕,谨防有人趁机混上咱们崂山。”卫朔扭头对二郎叮嘱道。

    “卫大哥,你放心吧,凡是来咱们崂山的人都得先接受护卫队的检查,是不是流民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只要是打着流民旗号的别有用心分子,绝不可能逃过咱们护卫队的火眼金睛。”张二郎拍着胸脯向卫朔保证道。

    卫朔瞧着虎虎生风的张二郎,不由得感慨真是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张家两兄弟的性格可谓是截然相反。老大张大郎做事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很有长兄风范;而老二张二郎则做事急切,有些不甘于现状。

    自打护卫队成立之后,生性活跃的张二郎就整天泡在护卫队中,看得出来他非常喜欢军队的生活。卫朔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调整大会上,特意将其提拔为护卫队的直接负责人。

    “社长,咱们刚刚扩大了生产,如今崂山上正极度缺乏劳力,恐怕暂时无力营建一座港口啊。”朱文有些担心,青岛港会成为目前崂山的负担,作为幕僚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提醒一下自己的主公,高瞻远瞩很重要,可要是成了好大喜功就不行了。

    “哈哈哈,子文不用担心,我没那么心急。青岛港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成的,短时间内我们崂山商社还没能力营建一座港口。我考虑的是,接下来崂山会面临一波流民高峰,晒盐和护卫队可消耗不了多少人口。”

    “再说咱们也没多少田地可让大伙儿去种,为了避免新的流民无所事事,可以考虑先挑一批人让他们把这四周清理一下,等过段时间手头宽裕了,就可以正式开启青岛港的计划。青岛港能不能建成可是关系到咱们崂山的未来发展。”

    说到这儿,卫朔站在海边迎着海风,指着远处一望无际的大海,伸开双手充满激情的喊道:“知道吗?不,你们不知道,大海,眼前这一望无际的大海才是未来我们的希望所在。我知道你们很多人都很畏惧大海,也从未真正了解过大海。”

    “但是我却知道,大海才是真正的宝库,其中不但有无穷无尽的食物,海底还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就连大海的尽头还有众多未知的土地。二郎,你曾见过我包裹中的两种珍贵农作物,你可知他们来自何处?”

    张二郎一愣道:“卫大哥说的是玉米和红薯吗?”

    “玉米、红薯是什么东西?”朱文上山不久,还没来得及接触到有关新作物的事情。

    卫朔转身看看有些为难的张二郎,笑着解释道:“子文,玉米跟红薯的事并不是有意对你隐瞒,只是连我自己都快把这事给忘了。如果不是今天来到了海边,让我想起了一些往事,恐怕你还得晚些时候才会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