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当头棒喝-《燎唐》
第(2/3)页
“住手!”高汉一把从冯远的手里把手稿抢了回来,然后冷冷地环视众人,“这可是我辛辛苦苦写成的,对你们来说能不能采用是无所谓,可要毁了它我不同意。”
高汉心里早有预感,知道自己写的东西太超前了,别人不一定能接受的了,但没想到最大的阻力会出现在一向对他爱护有加的冯远这里,一时间百感交集,激愤难平。
“冯老自以为看透世事,可一沾到权力的边却也不淡定了,难道权势真是让你如此着迷?”高汉直问冯远,一句诛心。
“你……”冯远闻言失神地后退了一步,手指高汉哆嗦地不知说什么才好。
“小子,你误会冯老了。”墨志子没想到高汉的反应会这么大,收起笑容开口说道:“老友守礼是儒家情节,更主要的是怕你此策一出,天下人会对你口诛笔伐,那你将来就会寸步难行。”
高汉一愣,也许别人会误会自己,但冯远应该不会,正如墨志子所说,冯远此老恐怕还真的是担心自己多一些。
但自己有错吗?没有!
无论是从本意还是从历史的发展来说自己的想法都没错,因为那不是自己的思想,是无数人前扑后继得来的血汗结晶。自己就是把它拿过来用用而已,只不过这需要慢慢来的,自己对飞凤国关心则乱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要说错,是自己在不合适的时间和不合适的地点搬过来了一套正确的理论,所以这些想法对他们来说就是大逆不道的了。天时、地利、人和,成功的三要素看来还不完备。
原地想了一会儿,高汉愧疚地向冯远欠了欠身以示知错,然后默默地把有关内政部分的手稿投向火盆。
“你干什么?”墨志子上前一把抢下了那部分手稿,允凤也紧张地站了起来。
高汉黯然地说道:“既然异说不被人接受,那还留着干什么?”
墨志子小心地把手稿拿在手里,冲高汉扬了扬:“这里面虽然有我不能理解的东西,但其要义与我墨家学说有共通之处,别人视为异端,我却视如珍宝。小子,你要是能再写出类似的东西,一定要拿给我仔细研究研究。”
高汉惊讶地看着一脸郑重的墨志子,心中恍然。可不是吗,墨家走的是平民路线,“兼相爱,交相利”,“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思想就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的,这也是一身侠气的墨者被民众爱戴的原因,算是“侠”之鼻祖。
冯远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墨志子向他一摆手:“老友如今行事还在乎他人怎么看吗?孔圣虽重天命,并以维护‘仁’、‘礼’为己任,坎坷一生却于当时之治世无所增宜。但身后他的部分学说却被后世各朝各代截取并尊为体统王道。以偏盖全,难道那些被奉为经典的论述全是孔圣本意,每每思之某不免倍觉讽刺。
冯远不吭声了,秦坑儒坑的其实多为方士,与其他诸家无关。真正扭曲儒学的,恰恰是冯远为之念念不忘的大汉。
“推翻暴秦之陈胜王曾云: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尧为帝时立谏木求天下以防失治,专考舜帝几十年才禅让于他。帝舜上位自觉德行不够,避世三年得天下应召才复位执政,而后又禅位于禹,帝禹治水过家门而不入,只因天下为公。直到夏启之后帝位才不禅而嫡传,试问以古帝相比,执政之权责首重天命还是德行?执政之要义是为名利乎?”
墨志子一番话说的冯远默不作声,其他人也一脸愧色。可简单的执政官和长老院制度他们还能接受,大家都有了实权自然不会反对,但高汉这些还政于民的政策却让他们感到了恐慌,害怕民意滔滔,不爱控制。
戎戈插口道:“我们也一心想为部族谋强盛之道,但没有尊卑之别如何服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