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潜伏-《最强农家小娘子》


    第(1/3)页

    这人刚说到一半,立刻就被同伴捂住了嘴。这种话千万别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大家都是在镇上住了些时日的人,谁不知道那山里有个焦镇的事儿。

    听说那阵子比这钱树镇还大,产的粮食比陈陵还多,进山做活的人。沿途还有叫啥迷彩蓝的保护,走得还不是山路是马路。焦镇结工钱诚信又爽快,官话比外面说得还溜。而且焦镇用得钱是十三城那边儿好钱,银子的成色比镇上的人用得还好。哪里是什么山匪,根本就是山民们自己建的镇子。

    但那又如何,军队说那焦镇是山匪窝,那就是山匪窝,官府说得话谁敢不听?

    “要我说,这钱根本就没有咱们的份儿。在这镇上干住着,什么活儿也没有,盘缠都花完了,还不如去别的地方踏踏实实找个护院的活儿干着呢。”立刻的又有人说道。

    众人纷纷应和,算了,得不到赏金了,早些回家去罢了。

    一批又一批的被赏金吸引过来的武林人士走了,又一批一批的过来。进山的没几个,花完了钱在钱树镇听到了足够的八卦,他们又走了。

    慢慢的另一种言论通过这些人散布开来。

    官府为啥要剿匪?还不是图着山里焦镇的粮食。听说焦镇是个特别特别大的山谷,里头种满了粮食。这不是连年天灾的好些地方欠收难民吗?官府为了想得到粮食,就非在焦镇头上安一个匪徒的名声。

    结果,人都是正儿八经的山民,生在大山长在大山的山里的孩子。军队想进山,就是想进他们家,这都在他们家了,能打得过吗?

    官府哟,黑着呢。

    就在钱树镇角落里一处看似完全普通的民居里,一个精明的老爹做得是粮米生意,一个年迈的老母亲在家中操持家务。家中还有个读书的儿子,已经考取了秀才之名,苦读诗书以期中举更进一步。

    这家里还有个屠户出身的儿媳,满脸凶气在巷子里卖肉。这儿媳生了个儿子,倒是肖似秀才书生活泼可爱,唤作秋儿。

    关了粮米生意的门,换了张脸皮的林杨一回到屋子里。就迫不及待的把去找读书人李笑。

    “你说的那个法子果真厉害,我看今儿又有不少人离开钱树镇回去了。”

    李笑眼睛熬得通红,放下书本,冲着林杨笑了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