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复员“二”-《北京的部队大院》
第(2/3)页
她憧憬着未来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已经在梦乡里等待她的伙伴中间去了。
双休日客人多,饭馆里也显得格外忙碌。崔玉屏和姑娘们把手脚都调节到最快的频率,个个都像是刚充满了电的机器人,额头的汗水都顾不得擦一把,有时候只能抬起胳膊用袖口匆忙地抹一下。
崔玉屏和其他姑娘一样干活,但是并不想和其他姑娘一样把自己变成只会赚钱的机器,她很有心计,平时对老板的经营之道,对厨师的烹饪手艺,都格外留意,尽管平时干活很累,她仍然要抽时间记笔记,用蝇头小字把又是数据又是体会的内容写满了两个小本子,她把饭馆既当成挣钱的地方,也当成学习的场所。
可能很多打工妹都有自己的一本心酸史,作家们可以把她们每个人的经历都写成一本书,而且出售时还要搭配一条毛巾,以便让读者们擦眼泪。
为了赚钱,她们付出了劳动,有的还要付出尊严甚至是贞操。不屑的目光、轻蔑的冷笑,对她们来讲,几乎和一日三餐一样平常。还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竟然把进城的农村女孩子当成了可以肆意采撷和蹂躏的闲花野草,让姑娘们伤心惨目,心有余悸。
崔玉屏并不想在这个饭馆里干太长的时间,她要推开更多的窗户来观察外面的世界,寻找适合自己展的方向和空间。
过了中午的生意高峰,有短暂的休息时间,崔玉屏正坐在操作间的板凳上打盹,有个姑娘从外边走进来,轻轻地碰了碰她的肩膀,悄声说:“外边有个当兵的找你!”
崔玉屏到了门外,看见一辆军车旁边站着一个穿军衣的小伙子。
“是你找我?”崔玉屏问他。
“对,我叫袁长林,在郊区的部队农副业生产基地开车,我老家是你大姨家那个村的,我刚刚探家回来不久,你家里让我给你捎点东西,我就利用出车的机会给你带过来了。”
崔玉屏见了同乡,脸上泛起了红晕,高兴地又问:“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