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复员(一)-《北京的部队大院》


    第(2/3)页

    他又听到了爸爸那熟悉的咳嗽声。

    爸爸老早就患有慢性咽炎,夜里总是咳嗽,他从小就听惯了爸爸的咳嗽声,听到爸爸不断的咳嗽声,他睡觉时心里才感到踏实。

    爸爸的咳嗽声,对他来讲,是人世间最动听的催眠曲。

    这一次回到家里来,袁长林没有像以前回来那样探亲访友,而是陪着父亲一直在家里待着,在他耳边给他说话,为他端饭递水,翻身按摩。

    五天以后,袁长林就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家人。

    这一次袁长林选择坐慢车回北京,坐慢车虽然比坐高铁要多坐十来个小时,但是可以节省两百多块钱。他在火车站没有买到坐位,随着进站的人群挤进车厢,在过道上找了个适当的位置站了下来。

    身前背后全是人,他呼吸着从男人女人大人小孩从嘴里呼出来的混和气味,等待着列车启动,盼望着新鲜空气的拥入。

    一声汽笛响过,火车在跑前边的路,袁长林在想后边的事。

    爸爸将不久于人世,他的人生这部书已经书写到了最后的篇章。妈妈说过几次,袁长林在家的这几天,爸爸的精神不错,他想念儿子最厉害的那两天滴水难进,见了儿子以后,每顿饭居然能喝半碗稀粥。对于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来说,药物有时在他身上已经起不了作用,但是亲情能在他身上产生奇迹。早上离开家时,他紧紧握住老人家的手,久久地不愿意松开,老人似乎是稍无生息,无望、无助地看着他,两行混浊的泪水滴落在枕头上。袁长林离开爸爸几步,忍不住又回头想再看看他时,只见老人脸上多皱的皮肤痛苦地痉挛着,他紧盯着自己的身影,只剩下灰烬的眼睛里又闪烁起希望的火星,寄托着对儿子的祝福和期望。面对着可能的生离死别,袁长林心痛欲裂,胆肝如焚。这次回部队之后,他不可能收到家中关于爸爸康复的信息,但是也不愿意收到家中只能是凶多吉少的电话。

    袁长林还记得,自己当兵满三年时候的那次探家,当时爸爸的身体还很强壮,家里的房子旧貌换新颜,地里的庄稼年年大丰收,好日子似乎是才刚刚开始。离家归队的那一天,爸爸推着自行车在前边走,后衣架上捆着自己的提包,他和妈妈、妹妹跟在后边,刚下过小雨的土路上留下爸爸明显的足迹,那足迹,是写在大地上的诗行,那诗行,只有当儿子的才能看得懂。爸爸勤劳一生,使自己从小就能过上比同伴更好的生活,走在爸爸的自行车后边,他觉得自己比那些坐着老爸的奔驰、奥迪车,到市购物、去公园游玩的孩子们,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火车在一个车站停了下来,中途有不少的旅客下车,袁长林看看身前身后,没有见到再有站着的老人和小孩子了,才在旁边的一个空位上坐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