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楼(九)-《北京的部队大院》


    第(2/3)页

      “我与小翠奶奶家所在的村属于同一个人民公社,我们俩又在同一个班级学习,与其他女同学相比,我与她的接触相对多一些。那时候我们还太年轻,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只是朦朦胧胧的互有好感。进入高三的时候,我家和小翠奶奶家的家人供养我们学习都感到了困难,小翠奶奶家的生活稍微好一些,而我家里的人经常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中午把糠、菜、萝卜放在锅里一起煮熟,撒点盐,每人一碗,还不能保证吃饱,我的爹娘都饿得全身浮肿,腿上一按一个坑。就在我考虑要不要辍学的时候,小翠的奶奶做出了一个让我感到吃惊的决定。”

      乔新安往冯长平的茶杯里续了些开水,听他继续讲。

      “我与小翠的奶奶平时语言沟通很少,用现在年轻人浪漫的话说,更多的是相互用目光接吻,用表情交流,没有书信往来,更没有肌肤相亲。我们每个周六下午从学校走二十多公里的土路步行回家,星期天下午再走二十多公里的土路从家里返校。一般是同一个公社里的几个男同学或者几个女同学相约一起走,男女同学很少一同走。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离家准备返校刚出村庄没走多远,还没有到与其他几个男同学约定的会合点的时候,小翠的奶奶在路上拦住了我,她肯定已经等了我较长时间。她见到我,急切地说,照这样下去我们两个都上不成学,我不准备再上了,回家干活赚工分,与你家里的人一起供养你,你学习比我好,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大,咱们俩只能保一个。我听了小翠奶奶的话,还没有从惊愕中反应过来,她就匆忙走开了------”

      “我说的太罗嗦了吧?”冯长平停止讲述,问乔新安。

      “没有,没有,您接着往下说。”乔新安连忙回答。

      “从此以后,小翠的奶奶再也没有在学校出现过。我在从家里回学校的路上总能见到小翠的奶奶,她有时给我几毛零花钱、几斤粮票,有时候给我几块烤白薯和一捧炒黄豆。小翠奶奶给我的零钱,我攒起来交了学费,给我的吃的东西,不仅补充了我身上缺少的营养,也坚定了我努力学习、考取大学的决心。就在她辍学半年多时间之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全国的名牌大学。”

      冯长平又喝了一口水,停顿一下,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后来呢?”乔新安有些着急地问。

      “我上了大学之后,我们就开始书信来往。”冯长平接着说,“我让她在农村等着我,不管我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都希望和她在生活上一路同行。我上大学的时候,农村的生活已经比过去稍微好了一些,小翠的奶奶也当上了村里的民办教师,在村里拿与男棒劳动力一样的高工分,每个月还有几块钱的补助费。她依然在经济上给我一些帮助,但对于我规划的以后的生活不置可否,只是在信中鼓励我努力学习,毕业后争取分到一个好工作。我上大三下半学期的时候,小翠的奶奶突然中断了与我的联系。不久我就听说,她远嫁新疆,丈夫是她邻村的一个在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的大她六岁的老男人。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精神都快要崩溃了,痛不欲生------”

      冯长平说到这里,两个嘴角抽动着,眼圈红了。

      乔新安移动一下身体,靠近老部长坐着,拍了拍他的手背。

      “我们两个要好的事,双方家庭早就听说了,彼此心照不宣,开始谁家也没有说过什么。我上了两年大学之后,我家里的人思想发生变化,觉得小翠的奶奶配不上我,说了一些不负责任、伤她自尊的话。小翠的奶奶是个倔犟的女人,她知道我家里的态度之后,果断地中止了与我的联系。放寒假的时候,我找到小翠奶奶最要好的同学询问有关情况,她告诉我,小翠的奶奶对她讲过,两个人相爱,不一定非要结婚,很多花都是不结果的,为所爱的人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她心满意足,并不遗憾。小翠的奶奶后来自己也觉得,一个农村姑娘与一个大学生不班配,她不想拖累我。小翠奶奶的同学还对我说,她信守自己对小翠奶奶的承诺,不向我提供小翠奶奶在新疆的任何信息。并且劝我不要干傻事,不要企图进行与小翠奶奶取得联系的任何尝试。爱她,就要尊重她的选择,她心上的伤口,让她自己一个人用眼泪去擦拭,别人再去触动,只会使她更加痛苦。我听从了小翠奶奶同学的劝告,把怨恨、愧疚、遗憾都深埋在了心底,一直埋藏了几十年。”

      冯长平停顿一下,又喝了一口水,接着说:

      “后来的事,就是听小翠昨天讲的了。小翠说,她爷爷与她奶奶结婚只有十二三年的时间就因病去世了,爷爷死后,奶奶带着她的爸爸和姑姑回到内地老家,既要抚养两个孩子,又要照顾公公家和娘家两个家庭的老人,日子依然过得很苦。小翠奶奶回内地的时候,我因为家里的两个老人都不在人世了,就很少再回老家,也没有再打听她的消息。我大学毕业以后,应当说人生的道路一直走得很顺,但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总觉得在我走过的道路上铺垫着小翠奶奶那颗破碎的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