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星空(七)-《北京的部队大院》


    第(2/3)页

    “不用要车,机关离研究院只有两站地,我们几个人有些事先碰个头,完事之后你早点出发,走着去。”

    郑罡不情愿地点点头。

    郑罡走后,张广源对晨钟说,刚才我给崔局长汇报了,前两天一个直属单位报上来的那个请示件,有些情况说得不是很明白,我们先将有关问题了解清楚后再向首长提出建议。

    晨钟说:“刚才王部长的秘书打电话过来了,催问这件事的办理情况。”

    “首长秘书的电话要区别对待,如果他是传达首长指示,我们坚决执行,如果只是秘书个人的意见,不能成为我们办事的依据。问题是有时候我们不能够区分得太清楚,所以,最好有文字为依据。有些基层单位的同志,总是喜欢把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我说的首长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包括我们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甚至对他们进行感情投资,或者不仅仅是感情方面的投资,使他们手中的权力和便利条件成为本单位或个人索取财力、物力的一部分。”

    “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好呢?”晨钟听了张广源的话,有些困惑,像课堂上的学生向老师提问题。

    “解决类似的问题没有一定的公式,我觉得,首要的是要敢于坚持原则,头脑清醒、脚跟站稳,头脑清醒不会是非不分,脚跟站稳不会左右摇摆。”

    晨钟没有完全听明白张广源的话。

    张广源接着说:“现在不管在什么地方,要做到坚持原则很不容易。你看看河道里的石头,有角有棱的难以走远,只有光溜圆滑的,才能随波逐流,一直向前。好了,这些话不再说了,免得你有太多的思想压力。有些基层单位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看问题、做事情,眼光相对短浅,思路不够开阔,需要机关的指导。记得那一年,由于副食品一类的物资紧缺,机关要求各直属单位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努力改善官兵生活。有一个位于山区单位的领导,为了响应机关号召,花了十来万块钱修建了一个大鱼塘,大鱼塘建成后,由于水源没有保证,干涸多年的石头坑成了狭隘观念的纪念碑。当然,机关里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天生聪明,提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意见,要靠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我最不喜欢那些夸夸其谈的人,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轻而易举地让公鸡下蛋、母鸡打鸣。我刚才给崔局长讲了,等陈参谋出差回来之后,你再安排时间到要求解决问题的那个直属单位去一趟,把有些情况搞清楚。”

    “张参谋,说实话,我这个人心眼有些实,办事比较死板,适应机关的工作可能还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机关需要多种人才,作风正派,工作认真,是最起码的要求,不一定都要能说会道,才思敏捷。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假如我是开磨坊的,会觉得一头驴比一匹马更好用如果我是种田的,会感到一头牛比一头驴更合适。我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不管是青山绿水或是荒漠沙滩,关键在于,你在一个地方工作若干年之后,能不能给别人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记忆,包括个人的品质和工作业绩。前几年,咱们这里处理过两个犯错误的干部,都是副局长,他们俩平时的主要心思都没有放在工作上,群众基础也比较差,之所以能当上领导干部,一个靠聪明的脑袋,一个靠充实的口袋,前者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后者是伸手被抓住。”

    晨钟很有感触地说:“我们这些年轻人与你们这些老同志一起在机关工作,不仅要熟悉业务,更要学习做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