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皇权与内阁的碰撞-《明血》


    第(2/3)页

    想到那帮文官朱由校一阵恼火,沉默片刻又问道:

    “大伴,你自幼随朕伴读于宫中,圣贤书读的也是不少,朕想问问你,这圣人口中的大治之世到底如何实现?”

    听到此王安愣了愣,慌忙跪下答道:

    “皇上您可折杀奴婢了,奴婢一残缺之人,得天之辛,于皇上年幼时能伴读于皇上左右,大字倒是认识几个,至于这治理国家的学问,奴婢哪里懂得!何况当年太祖爷有过…….”

    “但说无妨,今日就你我二人而已!”朱由校知道王安又想说什么宦官不得参与朝政,打断了王安。

    看着皇上在次开口询问,王安整理了下情绪开口说道:

    “其实皇上您可以多问问外边那些大臣,尤其是那些东林书院出来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是锦绣文章,一身正气。我想这治理天下的学问也是不差的。皇上你自幼天资聪慧,等治理国家的时间长了,自然也会知道如何实现这大治了!”

    听到王安提起那帮东林的大臣朱由校没来的一阵生气,这次内阁封还的旨意中,四票就是他东林的人,不过自己和父皇能够登基也是多亏了这帮大臣的帮助。想到此,朱由校平静了下心绪开口说道:

    “这帮东林的大臣们看着都是铮铮铁骨,为国为民的想法也是好的,只是这个臭脾气啊,朕真受不了。”

    看着朱由校欲言又止的神情,多年来深知皇上品行的王安清楚朱由校是对这群东林士子有所不满了,开口劝道:

    “皇上,臣听说以前唐太宗的时候有个大臣叫魏征,每次看到李世民有啥不对的地方都直接指出来……”

    听着王安给自己讲着魏征和李世民的典故拐外抹角的劝着自己,朱由校笑着开口道:

    “你啊,给朕讲个魏征的故事,连典故都讲错了。朕何尝不知道忠言逆耳的道理,可为何他们就如此排斥其他人。难道这天下就他们是忠臣,其他人都是奸臣……”

    听到朱由校的指责,王安这个时候可不敢在劝了。反正自己只是给皇上引个头,让皇上知道这些人对你是忠心的。说多了就适得其反了。

    朱由校发完牢骚,见王安在一边不在言语,又谈谈的说了句:

    “大伴,以大明现在的状况,朕真的需要这么多魏征吗?”

    说完朱由校目光又回到了那封让退回的旨意!

    ……………………………….

    翌日,文渊阁

    “众位大人,皇上将这旨意在次下发,我等该如何是好?”首辅方从哲对着内阁其他几位大臣拱了拱手笑着开口问道。

    看着方从哲脸上的笑意,刘一燝皱了皱眉,开口道:

    “方大人,不知道皇上这是何意,此圣意我等已经封回,为何皇上执意如此?”

    身边的韩旷更是怒火道:

    “这侯国兴母子简直是奸逆小人,皇上定是受其魅惑,才一次又一次下此等封赏旨意,有啥好说的,我们还是直接封回!”’

    此言一出,底下众人自然争论不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