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瞒天过海施巧计(二)-《锦衣救国》


    第(2/3)页

    “伯爷?”徐渭看着怔怔出神的夏慕,不由得轻声呼唤了一声。

    夏慕回过神来,合上文章,看向了已经年过四十多的徐渭,长生一叹,问道:“文清兄……值得吗?”

    值得吗?

    一句话,问得徐渭竟然哽咽无语,他怔怔的望着夏慕,嘴里默念这句话,却是眼眶发红,随后又廓然一笑:“伯爷一路高歌猛进,没有受过那种挫折,又怎么知我们为了实现心中抱负跟理想那种不得志的苦,人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自诩高人一等,可是今日我写了此文,后人不管如何看待我徐渭,我上对得起自己的心,下对得起昭昭日月,又岂能管得身后名声!伯爷……人这一生又有多少条路是没有选择的呢?”

    夏慕闻言垂下眼睑,吸了口气:“这文章一到六科,只能换来言官的唾骂,你的名声可就全毁了!”

    徐渭抬起头来,面容十分憔悴,但一双眼却明亮无比道:“若是如此,只待万事休矣,吾求一死。”

    “只求一死?”夏慕吃惊道。

    徐渭笑了笑:“大人这个忙……”

    夏慕想了想,却又摇了摇头:“我虽圣恩正隆,但一应折子要么是由内阁上交,要么由科道言官,御史大夫上交,我只能帮你将这文章交我老师徐阶,看看能不能成事。”

    徐渭见他不肯帮忙,只是说辞,面色不变,笑了笑:“如此,不管成不成,多谢大人了。”

    夏慕看着要告辞的徐渭,心中不是滋味,忙叫住他,站起又道:“文清兄,如今圣上不信忠,不信奸,他只信道!我言于此,文清兄当明白!”

    徐渭点了点头,见夏慕说的跟胡宗宪说的不谋而合,心中便有了数了。

    “多谢伯爷。”说着当胸抱拳,形单影只的走出的长廊。夏慕瞧着他的背影,心中五味陈杂。

    这徐渭是个才子,但也是一个高傲的文人,但是在这个已经黑白颠倒的世界,还有什么是值得这些文人去坚持,去恪守的呢?

    是尊严?也只剩下尊严了。

    如今外虏进犯,国以不国,可是若是连这仅剩的尊严都不能守护了,都要丢弃了,那还剩下了什么?

    谁人说功名一世,长安一世,就是好的,谁又说,人这一生是不能自己选择的?

    徐渭以尊严写了这篇没有尊严的文,其中心酸外人又到什么地方去说?

    傍晚,孤鸿南飞,雪梨花谢。

    夏慕乘着轿子,去往徐府。

    罗克敌跟着,出了北大门,又往西行去。

    路上,他将今日在北镇抚司的听见的消息瞧瞧跟夏慕说了:“哥,今日在衙门,他们都在议论三司会审,说这就是走过场,审与不审,胡宗宪是必死无疑的了。”

    轿子中夏慕听得此言,冷笑连连:“李默他有张良计,但人家胡宗宪未必就没有过桥梯,鹿死谁手还为未可知呢!”

    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徐府。

    轿子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