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红袖招里见真章(二)-《锦衣救国》
第(2/3)页
胡宗宪不明白徐渭所说的宝贝是什么,看着徐渭不明所以。
徐渭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点了出来:“年前东翁不是收到舟山地方官送来的那件礼物——白鹿。那白鹿罕见,万里挑一,要是把它送给嘉靖皇帝,或许会保全东翁。”
胡宗宪一听,心中琢磨起来,别说这还真是一个好主意,那嘉靖帝几十年如一日修道,只是为了成仙。但成仙这件事没个准,金丹吃了无数颗,既成不了仙,可也吃不死人,慢慢地嘉靖自己也没信心了。于是近年来便喜好上了“祥瑞”。
徐渭瞧着胡宗宪赞同自己的建议,不由得一笑:“白鹿自然是最好,但献给皇帝的奏疏更为重要。”
胡宗宪一点就通,知道这是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章,它关系着自己的前途,关系着抗倭大计,关系着东南沿海百姓的安宁。不由得看向徐渭,想必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由得笑道:“天下虽大,此文惟你可写。”
胡宗宪一脸肃穆地注视着徐渭,他卷起了袖子,准备亲自为他磨墨。
徐渭来的路上就知道了,他自己要做什么,他笔下的这篇实则拍马屁的文章,多么重要,这个马屁拍好了,不禁胡宗宪活了,东南的抗倭大计也就活了,于是他提起了笔。
这个夜晚,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徐渭将自己天赋才智与毕生所学,慷慨地注入到这篇有明一代历史上最荒唐的文章里,这就是著名的《献白鹿文》。
这篇历史上著名的马屁文章,尽管它言辞优美,却荒诞不经,在许大臣眼中,是才子徐渭人生中的唯一败笔,因为里面充满了卑微和下作,丧失了文臣文人的气节。
~~~~~~~~~~~~~~~~~~~~~~~~~~
京城夏慕接到圣旨的当天,就搬进了新家,罗克敌带着阿桑忙活了一个下午,该置当的,也都置当起来,大金匾额上书写总督京营戎政府七个大字,显得亮堂堂的。
夏慕又让阿桑置办些酒菜,就等着客人上门庆祝自己高升,可是从正午就开始等,除了张居正让墨七送来两斤腊肉外,是屁人影都没见着一个。
他虽然名不见经传,朝廷大员有很多还没见过自己,但也不至于一个人都没有来吧。锦衣卫哪里怎么也没有人?
奇了怪了!
夏慕急忙让罗克敌外出打探去,等到罗克敌回来已经将晚了。
罗克敌显得有些愤愤不平,气鼓鼓说道:“真是可气,那严邵庭今天下午就坐镇北镇抚司,所有锦衣卫都不准出门一步,严世藩又明下令,谁敢去夏慕哪里,就是跟他们严家父子为敌!满朝大臣,一个人都没有!”
夏慕眸子里精光一闪,冷笑两声:“他们不来我反倒省粮食了,来,别糟蹋了一桌子酒菜,我们自己吃!”
谁知才说完,府外就传来李默的声音:“夏戎政这新府可气派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