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简在帝心乾坤断(中)-《锦衣救国》
第(2/3)页
紫宸殿是大明宫中的第三大殿,是内朝殿堂,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地位次于其南的外朝正衙含元殿和常朝宣政殿,其北就是皇帝修仙的蓬莱殿。
而他要去的地方时紫宸殿后方的西苑,西苑原是皇家林园,但自从不久前的宫中大火,皇帝要搬去玉熙宫住,可是玉熙宫破旧,十多年没人住,自然要修,修还没有修,因为户部没钱,便修修停停,一直耽误到了今日。
此时已经是天光大亮了,夏慕也到了西苑,只见四周尽是红墙黄瓦,画栋雕梁,玉宇楼台,高低落朝微之下,显得金碧辉煌观雄伟,可是再一看,却都是道家的斋醮雷坛,弄得整个皇宫大内仿佛就是一座道观,青烟袅袅,符箓纷飞,反倒不像皇宫了,也让人压抑许多。
夏慕跟着小太监穿越一片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进入名为‘延年门’的宫门,绕过一座琉璃玉带桥,便到了一处极为宽阔的庭院。
这庭院四周种着奇花异草,还有大片大片的花圃与药圃,精致的好像大户人家的药园子,不似皇宫大内了。
夏慕啧啧惊奇,跟着小太监一直走到了正北方的大殿门口。只见小太监上前说明来意,门口的守卫便放行,夏慕这才上了六六三十六层的白玉台阶,走进大殿。
只是殿内的太监让他在前殿里先候着,自己转身进去通禀去了。
夏慕站在焚香袅袅的大殿之中,偷偷转眼打量。只见偌大的大殿,东面居然挂着太上老君的画像,下面还有祭坛供奉。而殿正中则是一尊一人多高地三足加盖青铜香炉。
袅袅的烟雾正是从青铜大炉中飘出,而整个大殿,也没有夏慕想象中的龙椅,有的只是一个白玉圆榻,榻下镶嵌着八卦紫金图案。
世宗崇道,果然名不虚传。
此时内殿走出一个太监,扯着鸭嗓子,对着夏慕一扫浮尘,说道:“跟着洒家来吧。”
“有劳公公了。”夏慕拱拱手,跟着那太监从外间的大厅穿过回廊去。走进了中殿。
这中殿没有什么,正中央却挂的着一幅素雅中堂,上面写着几行飘逸的行书记录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夏慕知晓这是老子《道德经》一篇中极为著名的话,却不知何人所写,再一看左下方落款却是‘嘉靖二十七年圣训’,落款的底下是一方大红印玺,上“御笔”两个篆字。
可不知为何,看着这从《道德经》上摘录下来的话,夏慕心中却是沉闷。众人都知老子崇尚黄老之术,讲究的是修生养息,无为而治,可现在大明南倭北虏,祸国殃民,民生哀悼,死尸千里,饿殍满地。皇帝无为而治,就是眼看大明子民遭受屠杀,国土遭受外虏践踏!
如果这副字,换上“肃肃清庙,巍巍盛唐明。配天立极,累圣重光。乐和管磬,礼备烝尝。永惟来格,降福无疆。”或许更好,可惜了,嘉靖皇帝就是这么一个人,不问苍生问鬼神,喜欢追求长生不老,整天躲在深宫内修仙求道。
一个将国家兴盛指望太上老君的皇帝,你能指望他体恤国体吗?不可能!答案是肯定的!
此时里间走出一个太监,那太监穿着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大红官服,让夏慕便是一惊,自知此人应该就是朱希忠口中的黄锦了,急忙拱手:“黄公公。”
第(2/3)页